大数据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2018-02-14张志远
张志远
(陕西建工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8)
1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建筑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54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9%。然而,建筑业仍然属于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而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建筑业总体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向技术提升、结构优化、质量安全、低碳环保迈进。深化建筑业改革,实现信息化是行业今后发展的目标。
2 大数据发展的必然性
2.1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脑甚至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大数据的国家战略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出台了有关大数据的相关政策,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其在各个领域都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推行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势在必行。
3 大数据和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
大数据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研发不同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选择关键环节进行数据的搜集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用:
3.1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应用
工程建设中材料品种繁多、材料消耗巨大,针对主要材料、大宗型材料可以实施材料编码,厂家对出厂材料进行数据编码,施工单位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现场材料使用量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查看消耗量,在项目完工后对使用的数据编码材料进行汇总分析,计算损耗量,这一系列的数据编码、录入、实时监控、汇总分析,对于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使用情况都是一种很好的监管和控制。比如,每根钢筋进行二维码编码,每根预制构件进行唯一性编码,根据编码跟踪材料使用位置,根据编码统计材料的结余量,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加以管理。
3.2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的应用
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建立数据库,进行身份信息和相关技能水平信息的录入,每个现场人员携带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跟踪,对现场人员情况可以实时分析和反馈,管理人员的在岗情况,操作人员每天的需求量统计,每天的任务量与人员的需求量是否匹配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分析都可以为我们进行现场管理和进度控制提供依据。
3.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
由于目前BIM技术模型的应用,在工程施工前就可以进行BIM模型的建立,对现场总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模拟布局,施工机械的合理布控,现场道路以及运输车辆的路线规划,都可以通过三维建模予以实现,其实,这些数据模型本身就是信息化的一种应用,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我们对于现场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运行机制。对于大型群体项目的场地管理,运输车辆如何能快速到达指定地点,我们可以建立类似校园里的二维码导航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现场所处位置的定位,然后搜索要到达的区域,自动规划最为经济路线,然后快速到达指定地点,这种基于前期建立的数据导航系统,也是我们大数据分析的一种很好应用。可以通过统计一定时期内道路上通过车辆的频次和数量多少,在现场指示牌上自动调整指引路线,不仅使运输车辆能快速按指引路线到达指定位置,还能协调各个楼之间因施工高峰期车辆分流的情况,从而使现场协调统一,大大提高现场管理效率。
另外,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数据入库,包括机械的设备参数、采购时间、使用年限、维修记录、操作指南和安全手册等信息都可以建立数据库,对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跟踪并传输进入数据库,当出现录入数据与运行数据出现偏差时监控系统自动报警,并对设备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点实时监控,利用好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将会大大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并减少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
4 大数据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的局限性
4.1 设备硬件设施的投入
大数据是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不只靠单台计算机就能实现和完成的,往往要用到云计算和云存储,大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必须用到云技术,这对设备硬件的要求就相对较高。目前,建筑业市场利润率低下,企业对于大数据在行业的发展应用前景还不太明朗,短期内能否直接产生经济价值还正处于观察期,所以,企业投入高成本采购高端处理设备的积极性不高,这直接制约了大数据在建筑业中的发展。
4.2 应用软件相对缺乏
目前,有很多的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控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是单一和独立的,或者是按照一定的模式需要管理人员自己去搜集数据、输入数据和整理分析的,实时分析能力不强,并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缺少一套完备的监控应用软件,包括材料、设备、人员信息的搜集和分析。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实时监控、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于工程实践,还有待我们研究人员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
4.3 国家政策的推行
在工程建设领域,BIM技术的应用已大范围的开展和推广,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规范,但在具体的工程实际中,BIM技术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建模阶段,如何把建立好的模型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国家政策对BIM技术的推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大数据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同样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比如国家倡导的《“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文件的实施,对大力发展电子招投标,促进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让互联网技术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管服务,“推动市场大数据充分聚合、深入挖掘和广泛运用”。
国家政策如何引导大数据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巨大的效能,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这一局限性会逐步被打破而发挥巨大的市场潜力。
5 大数据在工程建设领域未来的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对大数据战略的定位和布局,结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的发展势在必行,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大数据如何应用我提出以下三点畅想:
5.1 对执业人员的管理更为科学
对执业人员信息以及业绩数据的录入,这步工作已经通过“四库一平台”基本实现,后期对录入的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应用就尤为关键,比如可以统计目前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和注册建造师数量是否匹配,注册建造师是否全部有在建工程,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但一直未有在建项目,这些通过大数据分析都可以为我们制定政策提供依据,通过政策来调节执业人员的从业数量和水平。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目的就是为了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如果光有证书而实际未从事工程建设工作,这些通过数据平台将来都能分析出来。所以,对于大数据分析在工程建设领域人才管理的应用会更为科学和规范。
5.2 工程计价定额编制更有依据
国家定额的编制是一项耗时耗人的工作,而且编制出来的定额等到发布开始执行时往往相对市场已经滞后,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来的技术革新相对较快,定额的编制内容也应时时予以更新,所以,对于定额的编制就可以借助大数据来予以完成,对于所有工程项目数据的实施监控和搜集,大量数据的整理分析,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统计在将来也许就没那么复杂和难以计算,编制出的定额也更能反应真实的工程实际,从而实现实时更新,实时指导工程实践,真正实现工程计价的统一。
5.3 评标环境更为公开透明
“互联网+”在电子化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工程数据的有效统一,现场资格审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全代替,企业资质条件和人员情况一目了然,平台自主筛选满足条件约定的企业通过资格审查进行下一步投标工作,电子化评标系统对于商务标数据的导入实现自动数据链接,平台自动化评标并将评标结果实时公布,现有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这样就避免了更多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暗箱操作,而且通过数据的监管和监督使得围标串标行为无处藏身,评标环境将更加公开透明。
6 结束语
大数据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会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不断深化,数据汇集、发掘、利用的价值会随技术的革新不断创新,发展的瓶颈也会被逐步打破,大数据发挥的作用也将更为深远,如何更好的将大数据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作为工程人的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愿景。
[1]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2015,8.
[2]赵勇.大数据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11).
[3]聂文华.大数据及互联网+在工程领域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