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之理论内涵及其相关脏腑证候探析
2018-02-14樊晓林林树元曹灵勇
樊晓林,林树元,曹灵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载条文八条,方三首,该篇对太阴病论证虽至精至简,然理法具备。六经辨证是经方《伤寒论》独特辨证理论体系,欲解析太阴病的内涵,必先明六经之要旨。古往今来,诸多伤寒学者对“六经实质”的探究做了巨大贡献,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以脏腑经络之生理、病理为基础的解读。“六经钤百病”,虽六经病可涵盖病理状况下脏腑经络等证候,然并非意味着六经病仅限于同名经所属的脏腑经络证候。笔者以太阴病内涵为基础,阐释其相关脏腑证候,以求进一步明确太阴病的病机特点。
1 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
仲景经方源于《汤液经法》,核心是阴阳二旦理法[1]。六经即《伤寒论》之三阴三阳,发展于阴阳二旦理论,是阴阳理论的三分法,解决了阴阳二分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六经辨证独有阳、阴的半寒热、半虚实、半表里,即少阳与厥阴。然六经理论内核是中医的阴阳,如《伤寒论》第7条,张仲景用“发热恶寒”“无热恶寒”将疾病分为“发于阳”及“发于阴”,即是明证。仲景用三阴三阳理论,认识病理,预测病情,指导临床用药,以阐释临床过程中复杂的疾病现象[2~3]。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使人体荣卫二气运行失和,卫气发生强弱、虚实、寒热的病理改变,津液的输布离合发生障碍,而导致三焦的承奉制化失于通利,产生水、火、气、血四证的病理状态,最终形成三阴三阳这六种大的病势,三阴三阳辨证理论的关键就是对上述病机的高度概括。
藏象理论采取五行学说模式,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五脏系统,而脏腑辨证的理论基础导源于藏象学说[4],故脏腑辨证的思维内核为五行理论,如《难经·七十七难》言:“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脏腑辨证以五行学说模式认识人体之生理病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故其识病时,着眼于五行理论下对脏腑之阴阳的再分类,如经云:“火者,心也”;又言:“阳中之阳,心也”,并因此完成临证时对每一脏腑的病位、病性、病态判断。六经理论基于对万物变化之抽象的阴阳理论,对疾病病位、病性、病态依次判予表里、寒热、虚实之别,以此变化统摄百病,是在形而上学层面对疾病本质的概括,形成了对人体生理病理之混沌认识,更为简约而浑朴。因此,六经中,每一经病,可包含多脏腑的相关证候。
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属于两种维度的辨证理论,虽交融存在,然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不予明辨,势必制约经方运用。
2 太阴病的内涵本质
清代伤寒学家柯琴在《伤寒论注》中说:“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之纲领……看诸总纲,各立门户,其意可知。”刘渡舟等[5]亦说:“《伤寒论》乃是一部医文并茂、言简意赅之巨著……提纲是起指导统摄作用的关键,是科学研究、著书立说,莫不贯以提纲之法,然后得以实施。”可见,提纲证对于疾病的认识极为重要,探析太阴病内涵本义可由此开始。
仲景述证,往往不局限于单纯脉证表现,很多情况下则以之示病机、病性、病位及预后等[6]。《伤寒论》太阴病篇,提纲证是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胃气虚弱,消磨饮食水谷障碍,故食不下。《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阴之上,湿气治之。”即提示病理状态下太阴病会津液不化,内生水饮。由于中焦虚寒一方面水谷不化,水饮内生;另一方面不能制摄下焦浊水浊气,导致水饮向上冲逆及向外妄泄,故腹满而吐、自利益甚。《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又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故中焦脾胃虚弱,则不能化生输布津血,导致津虚血弱,无法濡养,而时腹自痛。太阴之病里虚里寒为本,法“当温之”,若医者误以苦寒攻伐之法下之,中焦虚寒因而加重,则胸下结硬。此条文说明了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属寒,病势为虚的内涵本质,亦揭示了太阴为病的两个基本病理机转:第一为里虚寒,水谷不化,水饮内生导致的太阴水病层次,第二为里虚寒,津液不化,津血亏虚导致的太阴血病层次,故被历代医家奉为提纲证。
3 太阴病的相关脏腑
3.1 原文提示可涉及的脏腑 《伤寒论》太阴病篇第277条:“……藏有寒……”,历代学者普遍以“脾”脏解释这里的“藏”,然中医学中“藏”之义为藏于体内的内脏,即处于里位的脏器。仲景用“藏”字说明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并非仅是脾脏病变,如原文第259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和278条:“……太阴当发身黄……”;仲景一再说明太阴病可出现“肝、胆”的证候。同样,对于论中“脾家”的理解,注家通常亦只看“脾”字,未解“家”意,如有学者[7~8]将“脾家”直接解作“脾”,视此“家”为无实际含义。考《说文解字》:“家,居也,从宀”,可引申为“……所在的地方”,结合仲景原文证候,“脾家”应为脾所在的中焦之意,代表着病理下脾胃一类的脏腑。仍看第277条:“……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后世医家和现行教材广泛认为“宜服四逆辈”,即四逆汤、理中汤一类方。如《中医学解难·伤寒论分册》曰:“‘宜服四逆辈’句,……实际是意味着灵活选用理中汤、四逆汤一类的方剂”,而理中者理中焦,此仲景之明训。《金匮要略》曰:“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病属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外有寒湿困束,里有虚寒水饮,导致了诸如条文所述的证候,故此证符合太阴病内涵本质,条文中“腰以下冷痛”、“病属下焦”也揭示了太阴病可涉及到下焦甚至“肾”的证候。故由原文可知,太阴病证常涉及脾、胃、肝、肾、中焦、下焦等多个脏腑的相关证候,并非仅为太阴所属的“脾”之证候。
3.2 病理机转揭示可涉及的脏腑
3.2.1 太阴水病尤关肺肾 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有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若肺气虚、肺虚寒,则其“通调水道”的机能异常,由脾转到肺的水液失去正常输泄,异变水饮,蕴留于肺,而出现咳嗽、吐痰清稀、畏冷肢凉甚至全身水肿等症。这些症状在经方中,如《金匮要略》肺痿篇中肺虚寒所致的甘草干姜汤证,及痰饮咳嗽病篇第37条:“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均符合太阴之水病层次。
《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肾脏作为主水之脏,通过肾气蒸化及肾阳温煦的作用,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诸脏腑机能起到协助效应,而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到根本作用。《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肾主水失常,全身津液代谢异常,变生废水,将形成诸多水病:《金匮要略》之肾着,脾肾阳气虽虚,然未及真阳,而以水饮泛溢下焦为候,予甘姜苓术汤以温里散寒化饮,属太阴之水病层次;《伤寒论》第282条:“少阴病……但欲寐……小便色白者”,真阳亏虚,水失温化,故小便色白,且卫阳根于真阳,卫阳亏不能出于营分,故欲寐,为少阴之水病。
3.2.2 太阴血病尤系心肝 《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包括运血和生血两个方面[9]。心气心阳推动,心脏正常跳动,血液循于脉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由脾胃化生的营气和津液在心阳(心火)温煦作用下,生成血液。若心气虚甚则心阳虚而致“心主血脉”机能异常,由此而出现心悸、失眠、面白、多梦的心血虚证候,在六经病中可见于太阴之血病层次,如《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中小建中汤证,即因津血亏虚不能濡养所致。
《素问·调经论》曰:“肝藏血。”肝藏血,指其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10]。《诸病源候论·虚劳筋挛候》说:“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肝血充盈,筋脉得养,经筋舒利;若藏血失司,导致肝血虚,出现四肢酸疼、筋脉拘挛等症,则属太阴之血病层次,如太阴腹痛的桂枝加芍药汤、虚劳的小建中汤。“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失职,冲任虚寒而不固,导致异常出血,亦与太阴之血病相合,如《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第4条:“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另外,血精同源,相因为病,太阴血病可表现为肾精亏虚的“失精”之候,如《金匮要略》虚劳失精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即是由太阴中风进一步传变而来;太阴病、厥阴皆有肝血虚症状,太阴病以虚为主,而厥阴病以虚实夹杂为主,如温经汤证。
3.2.3 太阴水病、血病同涉脾胃 脾为太阴所属之脏,胃脾互为表里,合为后天之本,故伤寒注家对于太阴病也多从脾胃机能异常注解。如刘渡舟[11]说:“太阴主要表现在脾和胃……还有寒湿之邪不解,这是它的病理部分。”刘老认为太阴病涉及脾胃,强调了太阴寒湿不解之太阴水病层次,然对太阴血病机要阐述不多。脾胃同居中焦,升降相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脾主运化水谷,脾胃虚寒则不能纳运水谷,转为饮邪,代表方如理中汤证:可有纳呆、脘痞、泄泻等太阴水病之机。《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这里的“汁”乃指水谷之精微,包括营气和津液。若脾胃虚寒,不仅营气、津液无法化生,且因无“汁”可取,血亦无源可化,致使在水病基础上出现津血亏虚之证,如《金匮要略》之大建中汤用人参、饴糖以补养津血,即考虑到太阴血病之层次。
由于临床疾病复杂多端,上文中太阴病所涉脏腑及其病候,实则互相联系,常常兼夹出现,临证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太阴病的相关脏腑证候
基于前文论述,并参阅《中医临床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可认为以下相关脏腑证候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4.1 太阴水病相关脏腑证候 肺系证类的肺气虚证、肺阳虚证等及脾系证类的脾气(亏)虚、脾阳(亏)虚、脾虚气滞、脾(气)虚水泛(停)(湿)、脾阳虚水泛(停)、脾虚湿困(蕴)(盛)(泛)、脾虚痰湿、胃气(亏)虚证、胃阳(亏)虚证、脾胃气虚、脾胃(中焦)阳虚(虚寒)等,有咳嗽、吐痰清稀、食少、腹胀、肠鸣、便溏、水肿、小便不利、苔白滑等因脏腑之气虚或阳虚、津液不化,引起水液泛滥的症状表现,与太阴之水病里虚寒,津液不化,水饮内生引起的病候一致。
4.2 太阴血病相关脏腑证候 心系证类的心气(亏)虚证、心气血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心血(亏)虚证等、肝系证类的肝血(亏)虚等及肾系证类的肾精(气)亏虚等,主要表现为心悸、神疲、失眠、多梦、肢冷、面色淡白、脉弱或细、或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经闭、带下清稀及男子滑泄等血虚、血功能异常或精带妄泄等,与六经辨证中太阴之血病津液不化,津虚血弱,津血不能濡养所致症状相符。
4.3 太阴水血同病相关脏腑证候 脏腑兼证类中部分证候与临床太阴之水病、血病相兼而见的病候相合,如心脾两虚、心脾气虚、心脾阳虚(虚寒)、心脾气血两虚、肝脾两虚、肝脾气血两虚、脾肺两虚(气虚)证、脾肾阳虚(虚寒)、脾肾气虚、脾肾两虚(亏虚)等,常以咳痰清稀、食少、腹胀、肠鸣、水肿、便溏、脉沉或者心悸、神疲、畏寒、隐痛、月经量少、舌淡、脉弱等水饮内盛,津血亏虚相兼为病的症状为表现,属于太阴病的范畴,然并非上述脏腑兼证仅见于太阴病,如脾肾两虚、脾肾阳虚等,一旦有阴寒之中出现面赤、躁扰等真阳浮越的表现,则病入少阴、厥阴,当急救真阳,不可当太阴病治之。
可以预见,脏腑辨证中与经方太阴病相关的脏腑证候甚多且不易把握,临证选用何方令人困扰,将其统摄于太阴病范畴则可执简驭繁,为临证准确选方用药提供了一定标准。
5 结语
综上所述,《伤寒论》传达了太阴病是病位在里,病性属寒,病势为虚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太阴病的两个基本病理机转:一者为里虚寒,水谷不化,水饮内生导致的太阴水病,二者为里虚寒,津液不化,津血亏虚导致的太阴血病,也表明了太阴病可涉及心、肝、脾、肺、肾、胃等脏腑之相关证候。《伤寒论》文简意奥,广博精微,发掘其中太阴病的脏腑证候对进一步理解六经辨证内涵、悟求仲景临床思维、临证准确选方用药及拓展经方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石镇东,林树元,徐玉,等.从阴阳二旦之方证对比探讨黄芩汤理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532.
[2]高兴.三阴三阳理论溯源[J].中医药学刊,2006,24(8):1512.
[3]贾春华,王永炎,黄启福,等.三阴三阳源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4):1-4.
[4]李国平,高忠范.脏腑辨证源流探赜[J].中医药学报,1998,26(2):3-4.
[5]刘渡舟,高飞.《伤寒论》之提纲辩[J].河南中医,1985,10(6):1-2.
[6]常存库.如何理解六经提纲[J].中医药信息,1987,4(4):1.
[7]于光远.《伤寒论》“家”字注[J].中医函授通讯,1996,15(1):24.
[8]陈守强,庞庆荣.《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家”字注解及临床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4):449.
[9]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
[10]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37.
[11]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