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传统建筑格调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2018-02-14李佳
李佳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1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继承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晚年的“封刀”之作,是继香山饭店之后又一次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和贡献,其主要特色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传统符号与现代精神融为一体,在不失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彰显时代特色[1]。这一建筑坐落于苏州拙政园旁,原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府邸,为与周围的苏州园林在建筑整体风格上不冲突,但又有别与一两百年前的南方古典园林,贝聿铭选择了在传统江南民居的风格基础上加以继承与改造,使继承与发展创新统一,最终以一个传统带有现代风格的新式博物馆展现在大众面前[2]。
首先,苏州博物馆在色彩上大面积使用黑、白、灰三种颜色。这三种色淡雅且肃穆庄重,它是为了与苏州老城区的建筑交相辉映,不会破坏老城区的整体景观。黑色、白色、灰色是传统江南民居的固有颜色,当无数文人墨客写到江南水乡时,总会对这些颜色赞扬几句:江南好景河沟密布,水墨画成的小河里浮动着乌篷船与岸边的粉墙黛瓦,风姿绰约的江南女子,仿佛从画中走来。
其次,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融入了传统园林的风格。苏州自古以美不胜收的古典园林著称,贝聿铭先生的童年即在拙政园中度过,美轮美奂的亭台,宛如仙境的塘景,栩栩如生的雕刻,古拙大气的太湖石,这一切就是贝聿铭童年的全部。他大胆地将苏州园林的风格元素运用到当代博物馆的设计之中,如博物馆主体建筑前有一大小适中的庭院,使人进入大门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产生一种方寸地之内原来别有洞天的恍然大悟之感,而这正是苏州园林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的经典特征: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别有洞天。
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落地窗或大面积的玻璃天窗等,意图将自然光作为建筑内部主要光源,使自然光直射,折射到室内,大大改善了大型建筑内部的采光不足问题,并且在中心建筑后面布置一个人工湖,湖中架设小石桥,湖边造有八角小亭,充分还原了掩映在江南水乡中的苏州园林的盛景。这一创新也正是借鉴了传统苏州园林中亭台与水榭的营造方法,将临水或者毗邻风景较好的一面做成全开放或者半格挡的样式,充分与水景或美景接触,体现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观念不谋而合。
同时,贝聿铭在博物馆内部的装饰设计中则更加显示了传统建筑风格,特别是苏州园林对其的深远影响,如在建筑内部墙角的小型瀑布流水的设计,临湖一边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八角窗,湖中的小桥,更加明显的是湖泊左边的八角亭,有小桥,有流水,有楼宇,有亭台,俨然一幅烟雨江南的气象。
2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传统建筑方面的创新
江南地区多阴雨,特别是江淮地区每年的梅雨季节,绵绵阴雨可以让一切东西变得晦暗无光,为了在采光方面取得比传统江南民居更好的效果,贝聿铭在传统的坡屋顶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从侧面看,两块屋顶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大采光范围,他借鉴了传统建筑中的“老虎窗”这一形式,并对它积极改进,即在屋顶顶端向外一侧开设了与房间开间一致的竖直的玻璃天窗(比传统的老虎窗更长),突破了传统坡屋顶在采光方面的局限性。同时,加在中心建筑顶部的天窗又无形之中加深了与天空的距离,使外部光线更好地照进建筑内部。
在屋顶材料方面则更是如此,贝聿铭只是保留了传统江南民居之中“粉墙黛瓦”的颜色,而对其屋顶的材质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因为传统江南民居中的屋顶多用小青瓦建造而成,其缺点是易漏水,易破碎且翻修繁琐,但胜在造价便宜。贝聿铭创造性的使用了深灰色花岗岩石,其特有的坚固性,平整性以及其他特性都大大优越于传统的小青瓦。深灰色花岗岩黑中带灰,在日光照耀下县灰色,一旦雨淋之后就颜色变深,变成近乎黑色的深灰,在晴雨天呈现不同的颜色,与周围的天气情况和湖水呈现不同的风格,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其长。
在建筑体块方面,贝聿铭不仅将传统建筑中的矩形,圆形等图形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引进现代的几何形体块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这些几何形体可以在中心大堂以及左侧两座较高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贝聿铭运用这些传统建筑中不曾见到,但又十分常见的几何图形,为人们呈现出一道视觉盛宴。
无论是从房顶材质上,还是房间采光,亦或是建筑线条,体块上,贝聿铭都将现代的建筑风格,西方的建筑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传统建筑风格中,是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与现代的简约的风格完美结合,他将传统江南民居的优点一一呈现在现代建筑中,形成这一卓尔不群的伟大作品。正如贝聿铭所说:“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
[1]付晓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09).
[2]付晓霞.苏州博物馆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