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应用
2018-02-14郑锦浩
郑锦浩 罗 建 邓 斌
(四川铁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404)
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不断的进行发展,对材料的消耗量甚至超出了我们国家某种材料的生产量。所以为了满足人们在正常发展的需求减少对材料的使用并且增加建筑的强度,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国家对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发展不断更新,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
1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1.1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在我国的居住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不同的添加剂对混凝土有着不同的影响,并且不同强度等级的新型材料在使用性能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随着我们国家对新材料使用的大力提倡,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被使用到我们的民用建筑中来。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耐久性,对延长民用建筑的寿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使用新型材料的时候要结合新技术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促进建筑工程节约工程成本,对社会的持续化发展有着非常有利的帮助。
1.2 粉煤灰及炉渣的有效应用
以民用建筑为例子来说,在砂浆以及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或者炉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泥的使用量,并且在此基础上不仅仅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还提高了混凝土的硬度,促进混凝土成型。使用粉煤灰及炉渣还可以消耗一些其他产业的废品,对工业产生的废物进行再次利用。使用添加产物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实际使用要求。水泥在凝固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使用添加产品可以中和水化热对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表面产生的裂缝,保证建筑物的强度可以供人们正常使用。
1.3 硅酸盐砖的使用
在民用居住建筑的工程项目中,硅酸盐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通过对硅质材料以及钙制材料的研究,这两种材对增强混凝土硬度都非常有利。再加上掺入适量的集料以及石膏,经过搅拌过后压制成型,然后进行浇筑、养护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最后可以制成蒸养灰砂砖、煤渣砖、粉煤灰砖等等。在这一系列的产品中,蒸养灰砂砖在使用材料最合理的前提下有着非常好的性能,与民用建筑提倡的的节能化要求非常接近,所以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得到了很高的关注。
2 建筑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 门窗节能技术的应用
门窗在整个民用建筑中起到通风、采光以及维护的作用,在建筑中有着多种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门窗非常容易造成能量的损失。就比如,门窗玻璃的密闭性不好,容易透风造成热量流失;窗户边框以及门框的缝隙填充不完全,有空气可以渗透进来容易造成能量的流失。所以在对新型材料的使用时一定要避开以上几种问题,提高门窗的密闭性,并且尽量改善门窗材料的保温性能,比如可以使用保温玻璃或者双层玻璃来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等等。还有就是可以使用发泡混凝土保温材料来填充门窗边框的位置,减少门窗边框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流,减少热量的散失。使用这种新技术可以提高门窗的隔热性能,提高了建筑总体的质量。
2.2 外墙节能技术的应用
外墙的保温对整个建筑非常的重要,不仅仅可以保证室内温度的恒定,还可以保护外墙的持久使用性。在传统的外墙保温的技术处理中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这样不仅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形成裂纹,反而会对墙体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外墙保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种办法慢慢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就促进外墙新型材料的创新,复合型墙体技术的产生就由此而来。现在建筑工程的使用中,复合型墙体保温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或者块体材料为主,利用新型薄壁保温材料的高保温性能来增加房屋的保温性能,由此可以达到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作用,与此同时还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
3 结语
众所周知,建筑事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凝聚了我们老一辈研究人员的心血。建筑节能对于我们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化发展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建筑节能这种意识传达给每一个施工技术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在材料的选择时要重视对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在本文提到了一些方法都可以非常好的将建筑节能技术进行充分的使用,但是对于新兴技术的使用的前景的发展而言,还需要将生态的技术和人们的智慧添加进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在建筑节能方面的需要。
[1]王世贵.浅谈住宅建设工程中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广东科技,2013.
[2]陆秀霞.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3]陈沛丰.建筑新型材料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4]冯新良,张李一.浅谈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
[5]杨延昭,董光明.分析居住建筑中的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