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8-02-14倪国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8期
关键词:消火栓分区消防

倪国涛

(广东华鼎新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梅州 514000)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消防设计是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建设进程愈加深入,诸如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等形式的复杂建筑大量出现。该类建筑一般空间体量较大,同时人流组织复杂,若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很容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建筑工程必须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审核。

1 消防设计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由于其功能复杂并对消防技术有较多标准要求,故必须有消防设计说明书来进行明确解释。消防设计说明书一般要涵盖政府批文、设计执行的主要法规以及设计标准、工程相关批准许可文件等。而对工业建筑,则应根据生产或储存物资、半成品以及成品等进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判定。此外,工程设计规模及项目功能必须需有明确交代,同时要对建设内容、建筑分类等加以介绍,并将设计范围、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明确到设计说明中。

2 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要点

对于总平面布局来说,需要从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场以及扑救面等多个层面出发来审核设计要点,确保消防设计符合国家消防规范要求。

2.1 防火间距

针对各类建筑间的防火间距在现行防火规范中均有具体的条款规定。但对已有建筑之间往往其防火间距无法满足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通常整改也较困难。这便需要设计人员以相应防火规范为原则,从具体工程消防实际出发,并采用切实可行并易整改的措施来满足防火间距相关规定要求。

例如,对于相邻建筑来说,可通过减小二者间正对面的门窗面积;可增设一定防火墙的来充当屏障;进行防火门窗等的合理设置。具体执行中若规范并未就某条款有明确规定时,则应征求地方消防部门的相应意见,以工程实际进行针对性消防设计,确保其消防措施可对火灾隐患进行严格把控。

2.2 火灾扑救面

火灾扑救面相应设计必须得到重视,通常对消防设计进行审核以及验收时,会发现在扑救面的设计很难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特别是部分高层建筑,为寻求美观而对建筑外部实施立面装修,使消防救援口受阻严重。因此消防设计审核不仅要对消防车道进行规定外,还应确保其消防登高场(救援场地)、建筑出入口、外墙救援窗口等相关设计得到有效实施。

实际建筑设计时,有大型复杂或占地较大的高层公建,消防设计能满足建筑四周有环形消防车道,不少于一个建筑长边的消防登高场,对应的建筑出入口等外部条件。但由于其建筑平面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却不能满足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救援窗口,及对应的消防登高场的规范要求。此时应按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相应消防登高场及救援窗口。

3 建筑材料的耐火极限

建筑的其耐火等级可分为四级。而耐火极限对应的设计审核,需要对于建筑材料实施严格审查,以耐火能力来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防火设计工程中应对屋面、梁柱、楼板以及墙体等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防火极限进行明确判定。必要时对不明确的新材料进行专项测试,对其相应的性能合格度进行明确。特别是采用钢结构、木结构时,应重点审核其防火措施是否与建筑的耐火等级相匹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只有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耐火极限切实可靠,达到建筑相应耐火等级的要求,才可确保火灾时,建筑构件能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一定强度,为人员疏散救援来争取宝贵时间。

4 建筑的安全疏散

对于安全疏散来说,其消防设计通常涵盖以下方面:疏散楼梯的形式、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数量和疏散距离、疏散宽度等。建筑安全出口以及楼梯间形式在设置时应依据建筑功能、总高度、建筑类别等进行设计;同时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应不小于2个,只有符合相关规范条件时才可设置1个;存在有规范要求独立或分开设置安全出口的特殊场所,必须做到独立或分开设置对应的安全出口。

对于多层建筑,其医疗建筑、旅馆老年建筑、商业、展览以及大于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等的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而一类高层公建和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建,应采用防烟楼梯间。且建筑内每层的疏散距离、疏散宽度均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复核。

再如实际设计时存有如下问题:KTV歌舞游乐场所通常应将主要房间设置在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切忌将其置于袋形走廊两边或尽端。而实际中部分KTV等游乐场所在二次装修中,通常将包间设计在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从而使其部分房间疏散门与最近距离安全出口超过9m,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此时可将尽端房间走廊与相邻区域走廊连通处理,并采用防火门分隔以做为其备用安全出口;或者有条件时就近加设室外梯以增加安全出口。此类具体措施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必须征求地方消防部门相关意见。

5 消防给水系统

对于设置于建筑室内外的消火栓、自动灭火等系统其相关规范均具备明确规定。对于建筑工程,不论是消防设计还是审核确保消防给水系统契合相关消防规范,对于建筑消防极为关键,若一旦出现火灾便可及时进行扑救。

同时消防给水系统应重视其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并兼顾一定经济因素。例如,若消火栓栓口相应静水压力超过0.8MPa,则应依靠分区给水进行设计;若栓口对应的静水压力低于0.8MPa则可依靠不分区给水。通常城市供水管网很难符合建筑消防用水要求,其很难具备充足水压力将水体压送到指定位置。

对于高层建筑,应借助临时高压的消防给水或者高压消防给水。即对于低压部分应为直接供水,而消防用水则应借助高位水箱进行供水,同时也可借助加压设备来进行加压。对于水泵接合器,其设置可分区域的实施,并于室外进行消防栓的有效设置。若水泵接合器处于15~40m范围,那么各个接合器相应流量应控制在10-15L/s。

因此,水泵接合器的15~40m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工程设计中,在布置水泵接合器时,要考虑其相对集中,以利于与经计算的室外消火栓数量对应,一旦设计中有较多的室内消防系统需要较多水尖接合器,且分散布置时,则需要适当增设“额外“的室外消火栓。

6 建筑的防烟分区

对于火灾事故,其人员伤亡多是因烟气所致。若建筑出现火灾,首先应能对火场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有效把控,确保建筑内大量烟气能够迅速排出,从而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消防设计中防烟分区应以相关防排烟规范为依据,做到合理划分,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相应的防火分区。若内走道长度或房间面积超过规范要求时,需要进行排烟设施的设置。

对于高层建筑或部分民用建筑,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00m2;若顶棚、顶板高度大于6m时,则可无此类限制;若房间净高小于6m,则可利用挡烟垂壁及隔墙等来防烟,或在顶棚突出大于0.5的梁来进行防烟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必须依据建筑性质以及规模等特征,以相应设计规范为导向来进行各项消防设施的合理设置。

7 结语

消防设计必须以建筑工程实际为导向来针对实施,从而强化建筑具有的消防功能,确保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消防设计不仅要针对建筑外部实施统一规划设计,便于消防出入、保证防火间距、强化救援效率;同时还应对建筑内部的防火分区、耐火极限、安全疏散、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电源等多层面做到匹配设计及合理控制,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得到全面有效把控。

[1]高永强.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与规范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的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179~180.

[2]韩卓晏.消防设计审核纳入建筑施工图技术审查的可行性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7,33(08):51~54.

[3]胡晓晓.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建设,2016(11):82~83.

猜你喜欢

消火栓分区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市政消火栓与室外消火栓的系统探讨
漫画说消防
智能消火栓
消防也幽默
浪莎 分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