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方法探析

2018-02-14陈立敏

居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挡土墙滑坡边坡

陈立敏

(江苏省山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地质灾害往往多由于岩土层出现异常变化而造成的,属于突发性灾害。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一旦建筑工程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问题,如滑坡灾害问题,势必会对边坡结构的性能稳定造成极大威胁。而一旦边坡结构出现隐患问题,建筑工程主体安全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容易引发大型的坍塌事故,给施工人员以及所处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有效规避此类情况的发生,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边坡支护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规避滑坡灾害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工程主体安全。

1 边坡支护稳定问题与优化方案

1.1 边坡支护稳定问题

根据场区工程地质测绘以及调查分析可知,处于地质灾害区域的边坡结构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当中。由于场区内岩土层发生结构异变,使得建筑区域往往会出现地下采空区,地裂缝等问题。长期以往,很容易对边坡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且根据场地对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调查,可明确了解到结构内部的钢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这无疑是对边坡结构的性能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于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及时优化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合理。

1.2 边坡支护优化方案

首先,设置合理的边坡支护方案。一般来说,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往往需要立足于场区的实际环境而进行设定,如结合工程区域内的地质条件,支护情况等。针对于此,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事先的现场勘测工作,第一时间了解到场区内的地质情况,总结与归纳施工概况,并在此基础上依照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进行合理设计。

其次,严格遵守边坡支护的设计原则。边坡主要为永久性边坡结构,一旦遭受重创,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可知,支护在工程安全等级中位列二级级别,具有一定的设计位置。因此,在正式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施工实际做好现场监测工作,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校核、应用[1]。

最后,做好材料配置工作。材料配置工作主要围绕混凝土,水泥砂浆,普通钢筋等为主的材料进行展开。其中,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工作必须满足现行的规定标准,具体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水泥砂浆的配比依据需要立足于工程实际需求,如灌浆材料可以选择M30水泥砂浆等,确保材料配置合理,安全。

2 滑坡治理施工技术方案

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繁活动严重加剧了边坡结构的损耗率,并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性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比较不利于边坡建筑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支护处理是当前预防与解决滑坡问题的关键性施工环节,可以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从以下几个施工方面进行处理。

2.1 桩间板工程

选取厚度在300mm左右的桩间挡土板,且桩间挡土板需要设定在桩中间位置处,并将板底插入地表的20cm左右,高度值可以视现场而定。板横向受拉主筋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标准进行选择,唯一不变的是间距需要控制在250mm左右。竖向构造筋板身应为C30混凝土。在实行抗滑桩施工过程中,施工处应该预留一部分,便于横向钢筋与板内主筋进行连接处理,是桩板形成为一个体系,起到支护与共同支挡的作用。

2.2 冠梁工程

冠梁工程又被称之为连接梁工程。一般来说,连接梁主要用于承接上部挡土墙之间的压力,确保挡土墙结构的性能安全。冠梁顶面应该与挡土墙之间进行合理连接,并做以毛面处理等构造措施。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实施。如模板固定工作必须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混凝土浇筑必须按照现有规定进行执行,并确保混凝土强度。

2.3 挡土墙工程

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及现场概况,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开挖基础范围,确保后续地基开挖工作安全。砌筑挡墙结构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分层错缝砌筑方式,目的在于确保每层横缝的厚度均保持一致。对于未凝固完全的砌层而言,必须避免震动,防止砌层结构受损。

3 结 语

边坡是维护建筑区域周边结构性能稳定的保护体系,同时也是维护建筑工程主体性能安全的保护体系,必须对其支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地区地质空间的调度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将各类隐患因素消除于萌芽中,尤其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应该及时明确边坡支护流程与技术工作,将各项施工内容全面贯彻到日常施工当中,减少滑坡问题造成的危害影响。相信通过全体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边坡支护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挡土墙滑坡边坡
这边山 那边坡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地震作用下加筋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基于SLOPE/W的边坡稳定分析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