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研究

2018-02-14肖硕刚

居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钢球转体主梁

肖硕刚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1 桥梁转体系统

1.1 构件加工精度

转体系统的核心为球铰系统,包括上,下转盘,滑块等多个组成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受到多种力的影响,能够减小倾覆力臂,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1,2]。T型刚构桥由于转动体系重量较大,一般采用钢球铰。钢球铰为转体系统的核心部件,与转体的平顺度密切相关,因此在钢球铰的制造过程中必须明确工艺要求,加工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会影响正常转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并延误施工工期。因此,钢球铰的制作必须委托专业厂家在工场内进行制造。加工完成后必须对钢球铰的各项指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施工现场安装,运输中还应做好防护工作。

1.2 构件安装精度

钢球铰加工精度达标后还需要对安装精度加以控制。第一,做好骨架的定位安装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第二,球铰是转体系统中得以转动的内核,安装过程中须保证上球铰边缘水平且与转体中心轴垂直。上球铰的安装精度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增大转体主梁就位的施工难度,如果偏差较大,将有可能无法调整,后果十分严重。第三,要控制好滑道的平整度,确保钢撑脚在滑道上能平稳滑动。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卡顿现象导致牵引力增大,影响转体系统的运行。第四,应采用全站仪定位,并在骨架上标记控制点,同时还需要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找平,高程差控制在2mm以内。第五,焊接温度不均匀会导致骨架安装精度出现偏差,因此需要采取对称焊接的方式,并核查校验骨架中心及高程差。第六,在安装下球铰时必须检查球铰表面的光洁度,避免存在杂物或表面不平整的现象,同时还应核查中心轴位置,以免出现偏差[3]。第七,撑脚的设置必须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为了确保撑脚质量达标,应尽量在工场内制造,并控制好撑脚与滑道之间的空隙,一般控制在2cm左右。

2 转体施工优化

2.1 转体动力系统

转体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动力系统和牵引索。牵引动力系统应根据理论计算配备好适当的动力设备,避免设备过小或过大。设备过小,会影响转体系统的正常转动,设备过大会增加工程成本。现场还需要做好动力设备的安放保护工作。牵引索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需充分考虑转体需求及强度。现场应做好牵引索钢绞线的清理工作,避免表面存在锈痕或其他杂物,而后根据索道特点进行排布与缠绕。为了使牵引索更加牢固,需要在上转盘中嵌入固定锚具,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4]。此外,还应避免牵引索出现打结或弯曲的状况,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免牵引索遇水生锈或被烧伤。

2.2 水平转体施工准备

在水平转体施工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结束混凝土浇筑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第二,对称拆除支架,并检查T构的关键部位,观测时间应不少于1d,并且在确保没有裂痕等异常状况下才能进行后续步骤的施工。第三,解除锁定装置并做好滑道的清理工作。第四,提供转体施工参数并标定各类设备。第五,检查转体桥面,及时清理杂物,避免在转体施工时异物坠落影响桥下交通车辆安全。

2.3 正式转体

正式转体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施工要点。第一,检查T构梁桥面,牵引索,驱动设备,锚固连接是否牢固等多项要点。第二,正式转体前应根据封锁指令做好行车防护工作,并确保接触网通电,而后根据开转指令进入转体姿态,驱动梁体匀速转动。在此期间施工负责人员必须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设备的运转状况,同时还应观察撑脚运行是否正常,并观察钢绞线与油压管的状态。第三是精确调整,确保T构梁体纵横向高程与设计要求相符,并建立测量系统,做好数据反馈工作。

2.4 体系转换

体系转换是一道较为关键的工序,包括以下几项要点。第一,为转体留有足够的空间;垫石混凝土强度选择C50规格,并将其与钢筋网片进行绑扎。第二,T 构桥的施工应做好主墩梁的固结工作,并设置好边墩支座[5]。第三,在转体前必须张拉腹板束,并确保腹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之后可采取对称张拉的方式进行处理并注浆。

3 转体施工影响因素

3.1 转动速度

在转动速度逐步增大的过程中,主梁会产生离心力,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不同的转动速度了解结构反应,并观察主梁根部顶板的振动情况。

3.2 转动加速度

在转动加速时桥墩与主梁外边缘受到的影响最大,在此过程中主墩扭矩会逐步减小,并且会使主梁产生离心力,进而导致外边缘产生拉应力。

在计算加速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转动惯量,截面惯性距等多项参数,并根据各项数值建立模型,了解加速度所造成的影响。此外,通常情况下正应力在底板转角最大,其特点是能够在转体前受压,因此不会拉坏混凝土。另外,应设计不同的加速度了解结构响应情况,根据实践经验来看,角加速度的增大会导致主梁振动。

4 结论及展望

第一,只有在控制好转体系统关键构件制作,安装精度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各道工序的施工更加顺利,进而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并根据此建立起健全的精度控制体系。第二,必须精确计算转体启动的牵引力,并以此为依据了解牵引索钢绞线的设置要求。第三,相比匀速转动,转动加速对主梁的影响最大。

本次研究尽管对该类型的施工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样本过于单一,应通过调研完善构建控制标准,促使滑道,钢撑脚及牵引索的质量更高。此外,应通过演算及监测分析撑脚与球铰的接触状况,以便能够随时了解球铰在工作过程中的特点,进而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更加具体化的指导意见。本次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的施工情况还存在一些偏差,属于理想状态,因此还应结合实际施工经验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模型修正方法,促使理论计算数值更加精确。

5 结 语

总而言之,转体系统较为复杂,精度控制要求较高,需要了解各类构件的特点,并严格按照精度控制标准加以处理,同时还应与类似工程进行横向比较,不断优化施工工艺,促使施工流程更加合理,提高T构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钢球转体主梁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桥式起重机主梁有限元分析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浅谈高温环境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影响
变跨架桥机箱型主梁结构设计分析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T型刚构桥梁转体系统设计
主梁间距对三跨连续T梁内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