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地产业开发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模式
2018-02-14张飞凡时星雨陈国庆
张飞凡 时星雨 陈国庆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房地产的开发管理工作是维系良好的开发环境,构建和谐的房地产开发业市场制度,从而将整个房地产的开发环境与整个市场的监督与维护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整个房地产业开发环境的切实有效地进行。另外,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控,使得房地产业开发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更多的人购房更加理性,开发商的业务范围也不断缩小,形成了购房即住的经济理念,净化了房地产业的开发环境。
下面以房地产业的开发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给房地产业的开发提供相关的应对策略。
1 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发展速率放缓
2013年以来,除了一线发达城市以外,我国的其他城市的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发展进程乏力,这导致全国房地产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下滑现象。这与国家的相关调控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在这种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我国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的企业吸引力逐渐降低,使得土地的价值及相应的短期套利的现象逐渐得到净化。房地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辉煌的阶段,同时也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出现过低谷期,尽管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相应的挫折,但是其整体表现较好[1]。
1.2 市场环境缺乏风险管理体系
受到房地产业投资环境的影响,市场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以盈利为主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一直呈现出以投资刺激的方式进行,但是由相关调查信息发现,房地产业的开发环境中一直缺乏相应的市场风险管控分析,这就导致行业的周期性风险的普遍存在。由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自主能动性,及相关的管理能力,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及管理人才的吸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相应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应以市场环境的合理管控为前提,实现整个市场竞争机制背景下的风险管控的识别与评价,进而使得房地产业的市场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3 房地产融资环境受阻
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在近年来的财务资产等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内部风险,风险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由内部控制及外部融资环境决定的。就中小房地产业的融资环境分析,其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性差,资金流的连续性阻碍了资金的周转效率;另外,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社会融资的方式较为匮乏,缺少相应的投资机构的支持。从国家的政策调控角度分析,土地政策与房产政策相矛盾,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政策不协同。
2 房产开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加快土地市场化
土地市场化需要在政策宽松的背景下,提升整个行业的监管力度,以规范相应的土地政策为主,做好相关政策制度的可行性分析。进一步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为主,实现整个土地市场化的不断完善。主要有以下措施。首先从国家政策上减少国家对土地政策的干预;其次,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相互交错区域的开发力度,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与农村宅基地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流转;最后需要有效的盘活存量地基闲置用地。同时,应进一步以政策开放的形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相关的房地产经营企业提供相应的经营空间,简化审批环节,尽可能的推广“一站式”行政服务流程。
2.2 搭建有效的财税环境
税收问题一直是房地产业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因此以“稳增长”为前提的房地产业应该做到形成流转税负总额降低的趋势;开展相应的房地产金融创新,商业银行的按揭业务的可行性分析,并以多种渠道实现整个保障性住房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公共设施的均衡投入,由此营造良好的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搭建有效的财税环境,规范有效的纳税制度,从而避免财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使得整个房地产业的纳税环境进行改善。
2.3 注重信息化建设,营造高效的房地产业工作环境
房地产业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信息数据,因此完善的信息库数据结构及数据的统计是整个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建立规范化的财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应着重将房地产业的经营数据进行实时上传,保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进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科学的管理、利用相应的信息化技术进行高效的管理[2],这些方式的提出是顺应了科技时代变革、时代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房地产业财务管理软件的研制及其应用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3 结 语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影响下,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一定要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规范良好的市场开发环境为主,从规范经营、诚信纳税、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为基础,使得房地产业的经营环境在健康可持续的环境下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