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2018-02-14王光紫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貌民居浅析

王光紫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我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受到区域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南方地区的竹木房和吊脚楼等。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传统民居的去留成为研究的问题,是否保留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如何实现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的融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建筑学者提出,对于传统民居建筑,需要从民居历史保留需要、当地人们生活需要、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来考虑,实现传统民居的“少量保护,大量改造”。

1 传统民居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村落整体形态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居民缺乏保护意识,在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忽视民居建筑的保护,导致乡镇或者村落的整体形态受到破坏,而且现代化建筑的引入,与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融合较差,有着明显的差别。

1.2 建筑本体问题

民居建筑随着年代的更替,受到自然灾害或者长期未维护,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部分文物古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破损,民居院落长期未更新出现破损。有相关资料调查,在我国乡村存在较多的民居建筑,虽然有着良好的保存价值,但是缺乏维护,出现不同程度的腐朽情况。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乡村,民居建筑腐蚀和损坏情况也很严重。

1.3 使用功能滞后

传统民居建筑存在主要问题就是使用功能的滞后,传统民居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导致生活不便。最为明显的情况就是,传统家居的旱厕问题、垃圾问题、煤堆和燃煤带来的污染问题,这些导致传统民居卫生情况较差。传统民居使用功能滞后的主要表现:①给水设施方面:传统民居普遍存在供水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净水设施。②排水设施方面:传统民居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水污染。③电力和燃气设施方面:传统农居建筑,电力线路、管道和燃气线路、管道,大多沿着墙壁铺设,不仅不美观,影响村庄的外貌,而且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④环卫设施方面:传统民居环卫设施明显不足,缺乏公共卫生间,垃圾随意对方,乱扔等。

2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建议

2.1 规划先行,严格控制

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工作,首先对村落的各项历史要素和环境要素进行收集,对这些建筑进行深入调研,尤其是民居建筑的质量、年代、风貌等,将其罗列清楚。根据调查的内容,结合村落未来的发展,合理进行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改造规划,重点解决,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仔细规划,严格执行。

2.2 分类保护和改造

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和改造,才能最大化的保护传统的居民建筑风貌,实现对传统历史文化要素的传承。在进行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之前,需要对当地的村居建筑情况进行调查,为了更好的规范民居建筑的改造行为,需要对民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将传统民居建筑划分为历史建筑、文物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根据不同建筑种类,采用不同的保护和改造方案。将传统民居建筑划分为建筑本体和人居环境两个方面,对每一项进行细分,建筑本体包括结构构件(梁、柱、枋、椽子、檩条)、维护构件(墙体、门窗、屋面)、其他构件(楼梯、台基、栏杆)三个层次;人居环境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地面、吊顶、内墙面、平面空间)院落环境(铺地、私搭乱建)两个层次,根据每一项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改造方案。

2.3 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供水系统的完善,提供水质量;建立污水处理装置,定期处理生活污水;电力设施和燃气设施避开历史建筑的显眼部位和主要构件,减少对村落风貌的影响;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设置相应的公共卫生间,专人负责清理;集中收集和处理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基础设施是进行居民建筑改造的根本,需要将其考虑进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4 合理运作,避免破坏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是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民居建筑的更新,需要各主体明确职责,进行合理的分工。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是指民居建筑保护与改造项目,由政府引导企业进行实施,这种情况居民参与度较低;“自下而上”是指,村民自反地进行建筑的修缮,这种情况容易破坏整体风貌。将两种模式结合,以居民意愿为主,政府引导,企业进行实施,依靠合理的运作,避免破坏当地风貌,取得最佳的保护和改造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区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这些传统民居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改造,保护当地的传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首先,做好规划,严格控制。其次,建筑分类保护和改造。最后,改善基础设施。此外,合理运作,避免破坏。

[1]李晓丹,王冬,孔俊婷.让传统与现代接轨——昆明市传统民居建筑单体保护改造再利用[J].新建筑,2006(3):81~85.

[2]马 鑫.浅析关中传统民居建筑型制特征的形成[J].四川建材,2010,36(4):63~64.

[3]许鸿涛.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浅析[J].知识经济,2011(7):124.

[4]尹怡.传统民居“活化保护”的更新策略——从《梦想改造家》浅析旧宅改造[J].建筑建材装饰,2016(20).

猜你喜欢

风貌民居浅析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包裹的一切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