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胀气的预防及治疗
2018-02-14马迎春
马迎春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河北 唐山 064000)
母猪胀气在临床上发病较少,在大多数猪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其发病急,一旦发病来不及处理,死亡率较高,使猪场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积极预防。
该病多发于膘肥体壮、采食量较大的母猪,哺乳、妊娠、配种后的各阶段母猪均可发生,发病前没有明显征兆,突然发病,表现为腹部疼痛烦躁不安,有排便动作,但不能排出,背部拱起,接着母猪腹部迅速胀大如球,呼吸急促,突然倒地,呻吟,面部及耳尖发紫,肛门外翻,猪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1~2h左右,死亡率可达100%,早期发现可经过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1 病因分析
1.1 饲喂不当
母猪在没有充足的饮水的情况下,采食过多干饲料,使饲料长时间滞留聚积在胃肠道内,堵塞胃肠道胀气。夏季母猪食用发霉酸败变质的饲料,引起厌氧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胀气;大量饲喂块根类、豆饼类等易膨胀产气的饲料。
1.2 胃肠紊乱、运动较少
冬春季节,猪舍温度低,母猪饮用冰凉饮水,或在炎炎夏季,直接给猪饮用冰凉地下水,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母猪有胃溃疡、结肠炎、直肠黏连、肠套叠等胃肠问题,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障碍,形成胀气。母猪由于运动量较小,饲喂青绿多汁的饲料比例较少,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母猪也能胀气。这些原因使大量气体不能从肛门排出,母猪腹部胀满,使整个胸腔及内脏受到挤压,呼吸不畅,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很快缺氧窒息死亡。
2 剖检症状
剖检病死猪,打开腹腔象轮胎泄气一样。胃扭转或扩张,脾移位并肿大几倍甚至破裂。胃和肠道臌胀全部被气体充满,胃粘膜呈紫红色,有较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胸腔黏连;肺部被挤压的呈半白半紫色。
3 治疗
(1)穿刺放气解压:在病猪的后大腿根部,也就是倒数第二三肋骨间缓慢刺入,放气不要太快,以免压力瞬间下降,猪死亡。
(2)胃导管放气法:把导管缓缓插入猪胃中,直到有气体排出,放气后猪腹围明显变小,再通过胃导管向胃中灌入0.1%的高锰酸钾1000mL,给猪洗胃,同时把胃内食物排空,再灌服0.05%的甲硝唑溶液,杀灭肠道内梭菌及荚膜菌,给母猪禁食一天,静注葡萄糖、VC,补充体液。
(3)如果是直肠黏连或便秘导致的肠道不通胀气,可通过肛门扩张肠道放气排便,如果是肠套叠引起胀气,此方法不适用。
(4)对胀气较轻的病猪,用甲硝唑和小苏打灌服,林可霉素、复合VB肌肉注射,1次/d,连用2~3d。灌服肥皂水也有一定效果。
4 预防
尽量防止母猪采食过多吃的过饱,尽量少饲喂易膨胀产气的饲料,以免消化不良,产生胀气。
冬春季使猪舍温度达到一定标准,防止饮用冰冻水,减少对母猪胃肠道的刺激。
夏季妥善存储饲料,防止霉变。适当饲喂青绿多汁、粗纤维丰富的饲料,每日驱赶母猪适量增加母猪运动,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饲料添加甲硝唑、林可霉素、小苏打,全群预防,防止梭菌、荚膜菌大量繁殖。
加强饲养管理,对猪只健康状况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猪场日常消毒工作。
5 小结
本病与饲养管理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病,病程快,治愈率较低,经济损失大,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