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

2018-02-14夏鸿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6期
关键词:装饰创新能力高职

夏鸿盛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214153)

1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教学情况和其产生原因探究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210名师生,每个学校抽查15人。发现只有少数人很重视,多数人表示无所谓,也有极少数人不重视。这样的结果可以看出,如果不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那将直接阻碍模式创建也影响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1.1 软硬件的开发生产仍需加强

1.1.1 教材比较落后

教材落后是阻碍当前模式运行的致命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有部分学校没有专业书本。即使有,任课教师也对其不满意。现状表现在书本和专业出入较大。学校书本不适合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不仅学生无法提高能力,也给老师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1.1.2 学校重视不足

学校基本可以实现实习基地和专用机械。但多数高职学校仍表示传统方式根深蒂固,对新型教学方式重视程度小,教学资源也不尽人意。虽有一半的高职学校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因不重视影响学习效果的成分仍不能忽视。因此提高学校重视程度,推进学生高效发展,刻不容缓。

1.1.3 指导老师能力需要增强

高职学校老师在就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目前高职老师主要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虽然书本知识丰厚,但缺乏实践,不能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指导。所以指导老师的能力需要提高。

2 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情况

目前工学交替得到我国大力推崇,也存在订单培养和传统方式教学。可以看出,学生主要去向是校外的培训基地和相关公司企业。装饰公司实习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实习较好的占大多数,未真正参加实习的占少数,以参观为主的占极少数。从中可以看出学生都积极实习、态度良好,这也侧面证明了工学交替是正确选择。

3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

3.1 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只是培养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要求。培养创新性技术人才变得刻不容缓。在此教学模式下,让建设装饰专业的学生学会因地取材,培养创新能力是目的所在。

3.2 构建创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为了新模式的建设,软硬件方面需要极力重视。

3.2.1 软件方面

①培养“创新性”、“双师型”老师,让老师和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教学方法并且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2]。老师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激情和发展中间做好桥梁,积极发现有天赋的学生,做好和学生的沟通工作。用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教授学生,潜移默化提高创新能力。且做到教学生动灵活,积极引导学生;②以建筑装饰为主,做到实践性。需要专业老师、专家、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努力传授学生实践经验,让学生加深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板书教育,生硬死板,而新型的教学方式则做到了“做中学”,形象深刻;③改变授课方式,传统式有诸多限制,比如交流不变。现在多用多媒体教学,即使毕业也可以进行互动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

3.2.2 硬件方面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如今高职专业培训教材短缺,大多学校只有借助相关书籍进行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应在编写的过程中增加专家、工程师的成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提高质量。努力建设校内外基地,这已变成高职重点项目。加大资金量、合理开发资源、扩建基地已经变成首要任务。不仅高职应该配备较好的设备给学生,提供良好环境,学生还要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设备。学校可加强校外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弥补校内基地不够,实践时间不足的短缺。

把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具体来讲应从评价主题社会化、多元化和重视评价过程几个方面做深入研究。评价主体社会化是指从领导、教师多个角度把握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多元化是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一视同仁,全面看待学生,并从等级、书面、面谈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评价过程极为重要,对于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给予支持。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也要注重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平等、愉快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 总结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应该做到发现反思教学现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狠抓软硬件方面建设,改善评定学生标准,只有这样才会让新型创新模式顺利运行,逐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装饰创新能力高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DIY节日装饰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