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被动式高层办公建筑空间的探析

2018-02-14于晓晨许欣悦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6期
关键词:裙房中庭遮阳

于晓晨 许欣悦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1 概况

广东移动生产指挥中心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整个用地面积约为14911m2,它包括一个23层的塔楼和3层的裙房,周边道路交通较为发达。

2 设计理念

该项目以“绿色共享平台”为理念进行设计,通过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绿色平台相互交叉作用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生态建筑,这种“绿色”不仅体现在室外平台的设计上,在室内空间及被动式方面也有所涉及。

该建筑整体造型较为简洁,且整个建筑通过垂直绿化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在珠江南岸区域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良好的建筑外观形象。“绿色共享平台”中坡道式连廊、架空式屋面和空中花园等空间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同时也为该公司员工提供了一个环境宜人、尺度舒适、交流无碍的工作休憩平台。

3 平面布局分析

3.1 平面功能

建筑空间按照开放程度可分为三大部分:完全开放区域、半开放区域、不开放区域。完全开放区域主要是建筑底层公共空间,包括:大厅、营业厅、业务中心等,这些区域主要是用来办理基本业务,人员可自由进出;半开放区域主要设在建筑的二、三层,主要是员工宿舍、食堂等,这部分区域入口主要是通过大堂的两部专用电梯进入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不开放区域则设在三层以上,主要包括各部门的办公室、会议室等,该区域属于完全隐私空间因此设在较高空间,通过人员分流保证其私密性。三大区域主要是通过垂直的功能分区来避免流线交叉,通过明确的功能分区实现了人员的自然顺畅分流。

3.2 中庭开口形式

由于广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该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在中庭的东南和西北方向设置开口,利用自然风形成南北对流,通过CFD模拟东南角的开口作为夏季盛行风向的进风口呈斜向布置,西北角作为出风口开口不变。通过对立面造型元素的考虑,将开口处设计成逐层退让的平台空间,形成了层次多变的立面效果。

4 垂直空间探索

4.1 入口空间

该建筑的入口主要采用底部架空和“V”型柱支撑的处理手法,适度的退让产生缓冲空间,减少了建筑本身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架空底层空间也使得整个建筑较灵活,减少了整体的厚重感及对场地周边气流的影响,使得空气可以自由地进入入口空间,提升了入口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外部气流经过周边水体景观进行降温然后通过架空层进入中庭空间,使得入口、中庭空间、室外形成一个局部空气循环系统,通过自然的空气流动将建筑内部的热量带走,起到一个散热作用来降低整个建筑的能耗。

4.2 裙房及中庭空间

各层裙房通过坡道式连廊与高层办公空间相接,目的是便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同时这种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建筑的各层办公空间营造出良好的室内外环境与景观观赏效果。裙房也通过层层退让的景观立面与屋顶产生了一定的空间关系,绿色由立面延伸至平面,形成三维的空间绿化。同时连廊及屋顶的绿植也有效的降低了建筑的表皮温度,成为员工活动、休憩的共享空间。整个中庭空间在建筑的通风体系中充当了“烟囱”的拔风作用,通风主要有两方面:①由于风压不同形成空气循环对中庭进行通风;②由于受热辐射不均匀,而产生自下而上的通风效果。

4.3 绿化边庭

建筑周边设置的绿化边庭可以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物,从而改善建筑内部的空气环境,有效提高空气的清洁度,也可以有效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使室内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适宜的温度并减少能源的消耗。从绿化边庭到屋顶绿化,绿色由地面不断延续至建筑屋面,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度的绿化空间。裙房通过大面积绿化变成一个绿化公园,绿植的覆盖大大降低了太阳对屋面的热辐射,为工作人员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室外环境。

4.4 外表皮

根据广州的地域气候环境特征,外立面的主要作用是有效通风并及时遮阳。整个办公的开窗为了保证足够的采光以南北朝向为主,东西朝向考虑到遮阳问题以实墙、遮阳、绿化为主。整个立面的平台层层后退,形成一个形似灯笼折纸层层相叠的纹理感,其灵感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具有层叠纹理的棕搁叶。通过层叠的折面形式来解决既遮阳又通风的矛盾关系。同时参照广州地区的太阳的变化规律,采用折板式立面围护结构来避免太阳直接射入室内,起到一个遮阳的作用。并在遮阳板的玻璃幕墙上设置可开启窗,这样不仅增强了建筑室内的通风效果,而且提升了建筑整体的舒适度。

5 总结

通过对广东地区地域气候的研究进行被动式设计,不仅降低了建筑的整体能耗,而且提升了建筑的整体舒适性。从设计进深较小的平面来增加空气的流通到通过对入口空间、中庭空间以及绿化边庭等体型的灵活处理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加速室内外空气循环;最后为控制风速增加立面遮阳板,选择性地引入外界气流。该设计以绿色、低耗作为设计原则,并将建筑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整合来改变办公环境,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能源利用,并在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上有所创新。

猜你喜欢

裙房中庭遮阳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探讨
宝马740车左后侧遮阳帘无法工作
JG/T500—2016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回廊式中庭建筑烟气控制方法研究
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探讨
大底盘多裙房基础隔震高层建筑参数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