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层建筑的基坑支护技术运用
2018-02-14王亚南
陈 艳 王亚南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现阶段,高层建筑工程较为普遍,工程建设标准也不断提高,因此加强深基坑技术的研究,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技术应用要点。
1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新技术
从技术类型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GPS基坑变形监测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应用GPS技术,开展基坑支护监测,结合应用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对基坑动态变化,进行数据信息实时采集和分析,借助三维定位技术,监控以及预测基坑变形以及地质灾害。从实际应用效果角度来说,GPS基坑监测技术具有动态性以及实时性特点,能够达到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监测工作需求,不过测量精度有着一定的限制。②PCMW工法支护技术。工法基坑支护也被称作为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属于新型支护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PCMW工法支护技术的应用,发挥着挡土和截水作用,不同于灌注桩+截水帷幕支护形式,不仅能够节省支护结构的占地面积,还能够节约建筑材料,造价成本较低。在具体利用中,借助机械设备和构件开展施工作业,不仅具有便捷性,而且具有环保性。③SMW工法的深基坑围护技术。此工法为新型水泥土搅拌桩墙,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型钢,使得承受荷载以及防渗挡水相互结合,使其能够成为高性能的围护墙。从技术应用效果角度来说,应用此技术,支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而且具有较强的防渗性以及防水性能[1]。
2 高层建筑中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A建筑工程主楼总计28层,裙楼总计4层,地下室总计2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基础为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建筑基坑总开挖面积在4680m2左右,周长在290m左右,开挖深度处于11.1~11.7m范围内。建筑工程特点如下:①地质条件差;②土体含水量大;③周边环境条件差;④支护方法新颖。使用的是PCMW工法,属于新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2.2 地质条件
依据建筑场地勘察报告显示,拟建场地的地面标高处于10.50~11.35m范围内,相对高差为0.85m。场地地下水主要存在于①层填土和②层等位置,属于浅水层,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为主。初见水位埋深处于1.80~2.20m范围内,标高处于8.50~9.01m范围内。稳定水位埋深处于1.60~2.20m范围内,标高处于8.72~9.53m范围内。基坑周围环境较为复杂,距离马路和建筑较近,而且地下管线较多。
2.3 支护结构设计
该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如下:①采取PCMW工法桩,采用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管桩使用GZH-Ⅲ800(180)@1200,使用 φ850@200三轴深搅桩作止水帷幕,有效长度为23.7m,AB以下12.2m,排桩埋深7.5m;DEF-GHU段的止水帷幕入坑深度为12.1m,排桩入坑深度为7.4m;JA段止水帷幕入坑深度为12.1m,排桩入坑深入为6.9m。②坑中坑位置的挖深设计为3.65m,采取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有效长度为9m,埋深为5.35m。③剩余浅坑采取放坡方式,按照1:2.0标准执行。④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沟,发挥截水作用;基坑内部使用疏干井进行降水。
2.4 基坑支撑体系设计
该工程基坑支护,竖向采取设置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方式,使用C35的混凝土。首道支撑中心标高为-1.400m,次道支撑中心标高为-7.000m。具体参数如下:①首道支撑。圈梁为1200×800mm;主撑700×800mm;八字撑 600×700mm;联系梁 500×600mm;栈桥梁 800×1000mm。②二道支撑。圈梁为1400×800mm;主撑900×800mm;八字撑700×800mm;联系梁600×700mm。在具体施工中,支撑构件的轴线偏差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浇筑要平整,单根支撑不可以留有施工缝。对于圈梁和支撑钢筋,要通长布置。混凝土支撑锚入圈梁至少要35d。
2.5 立柱桩设计
该工程使用的是角钢格构柱,立柱桩使用钻孔灌注桩。对于栈桥立柱和支撑立柱使用角钢格构柱钢,规格分别为540×540mm、480×480mm,基坑地面以下是钻孔灌注桩,规格为φ800mm。在底板范围内,钢立柱要设置止水片。打入立柱桩时,方向要和支撑方向相同,合理选择打入位置,避开工程桩和地梁等[2]。
3 高层建筑中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要点
3.1 准确计算相关参数
目前,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较为成熟,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具体应用中,保证技术参数和相关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在计算数据时,要采用统一的数据,使用相应的计算方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为了避免发生错算或者漏算的情况,要多次进行计算,最好是借助信息技术,保证数据计算的经准确,进而提高基坑支护数据计算的准确性。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支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撑,包括地质信息和支护体系参数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的把控数据信息的质量。从前期调查环节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质量的把关,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2 做好支护实验
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基坑部分的质量把控是重点,因此需要慎之又慎。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基坑支护实验,选择最佳的支护方法,保证实验体系的完善性。为了保证基坑支护实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严格按照实验制度和标准开展。针对基坑支护工作实施存在的风险,要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排除风险,进而保障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3]。通过支护实验,来保证高层建筑支护方案选择的合理性,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数据支持,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达到工程建设的效益目标。
3.3 制定完整的支护方案
开展高层建筑施工,为了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完整的支护方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基坑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做好综合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完整的施工方案,能够为后期基坑支护作业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施工作业中,要始终遵循施工原则。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作业中,安全和质量把控是重点。基于此,工程施工方案中,要最大限度上提出工程安全高质量施工的措施,做好全面防护,充分利用深基坑技术,保证基坑支护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高层建筑所处的环境几乎都是不相同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面临多样化的施工环境,因此需要实现方案和施工管理的有效配合,进而保障工程施工目标得以实现。
3.4 优化基坑支护技术
为了充分发挥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高层建筑,需要不断优化深基坑技术。在具体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合理分配下管线和管道,为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明确是否存在障碍物,进而做好相应的处理,确保工程施工作业顺利完成。②加强基坑支护施工影响的研究。高层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环境破坏问题和干扰居民问题等,因此需要强化技术研究,提出技术优化措施。③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除了要保障施工作业顺利开展外,还需要做好环境治理工作,避免或者减少化学物质污染或者其他污染,实现绿色环保施工作业,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益。基于此,要做好技术应用方案设计的把关,同时要严格落实技术方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3.5 做好基坑支护监测
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基坑支护技术,开展施工作业,若想保证技术运用的效果,需要做好施工环节的把控工作。开展基坑监测,要从支护结构、相关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方面入手,做好全面的把控工作。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基坑部分,要充分利用支护新技术,比如GPS基坑监测技术。依托此技术,及时掌握基坑的情况,了解基坑动态变化,以便于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目前,高层建筑工程中,可运用的监测方法较多,比如专家系统和可视化监测软件等,反应时间可以控制在1s范围内,采样频率能够达到100Hz,实现实时监测,为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以水平位移监测为例,可以采用视准线法和小角度法等,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监测点。对于监测点的布置,可采取前方交会法和自由设站法等。若基准点距离基坑的位置比较远,可以采用GPS测量法或者三角测量法等。若基坑监测的精度较高,则可以使用微变形测量雷达,开展自动化全天候动态监测。对于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该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选择不受施工作业影响的区域,或者利用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施工控制点,不可以埋设积水或者冻胀等影响范围内。在进行基准点埋设时,要严格按照测量规范以及规程开展。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做好误差控制,误差要<0.5mm。监测内容如下:①深层水平位移监测;②倾斜监测;③裂缝监测等。比如裂缝监测,要做好裂缝位置和走向等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数量,重点监测变化大的裂缝。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基坑支护技术,开展施工作业,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益,达成建设目标,需要做好技术应用要点的把控。除此之外,需要不断优化基坑支护技术。未来高层建筑建设的标准将会更高,加之环境日益复杂,因此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
[1]张翔.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
[2]左伟峰.浅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
[3]程伟.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