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应用研究

2018-02-14邱海峰殷霞苗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透水性城市道路海绵

邱海峰 殷霞苗

(浙江中用市政园林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3300)

1 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可谓重要的组成力量,尤其是建设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在本文中,针对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笔者分析了其海绵城市理念运用情况,特别是最近几年较为重视的新技术措施。但当前在进行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时候,还伴随各类问题,使得建设的效能难以全面发挥。结合多年经验和建设伴随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借鉴建议,希望能够为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相关技术措施,从而彻底的控制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中伴随的诸多问题。在当前,就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而言,海绵城市理念有着相对较高的应用流程,并且在该理念的应用中,也很大的影响着城市的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质量。基于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行业发展的视角分析来讲,在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建设过程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意义可谓是非凡而巨大的。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应用特点

2.1 提高行车安全性、舒适性

就透水路面而言,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将道路的积水及时清除,避免伴随水漂,使得交通事故率大大降低,行车安全性大大提高。当路面的水膜消失之后,就光线而言,就由镜面反射转成了漫反射。而和常规路面相比,透水路面有着更好的反射实际,能够大大降低反射,因而行车的时候安全度和舒适度都相对较高,特别是晚上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

2.2 环保效益良好

就透水路面而言,其生态环境效益较为明显,具体来说,能够使得雨水入渗,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补充,推进植物的生长,对地下水有着一定维护作用,能预防地下水的过度开发,避免伴随地基下沉现象。结合路面及路基的吸附,能够使得径流净化,进而提升水质。就透水路面而言,其有着相对较大的孔隙率,吸引效果较好,比较于常规路面,对行车的噪声有着一定效果。

2.3 拥有系列色彩配置,更加美观

就透水路而言,其有着相对丰富的颜色,结合环境实际和功能做好图案的设计,更能彰显设计师的创意,对城市的市容有着一定推动作用,可结合周围氛围做好相关设计,将装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结构

就透水路面而言,多孔沥青层是其结构的面层,而过滤层是其结构的基层,储水层是其结构的垫层。就面层的材料来说,大多选择多孔的沥青混合料,其组成部分有粘度较高的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添加剂。粗集料占有八成以上的比例。就基层的材料而言,大多选择级配碎石,有时候也选择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就垫层的材料而言,大多选择开级配集料,除去对地基和基层进行隔离以外还有着一定的荷载传递作用。就路基材料而言,要尽量选择砂性土。除去这类经典的模式外,还可以引入隔离层,隔离层一般采用土工织物,如此可获得更为丰富的结构类型。

4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应用前景

就海绵城市模式而言,将以往将排水作为主导力量的雨水管理理念彻底改变,结合多种技术诸如渗、蓄、排等,推进了城市水生态环境和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以将雨水在地下渗入,大大提升地下水位,推进城市的绿化。和密封性的地面比较而言,透水地面有着更好的透水性,有利于居民的居住适宜性。

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不但是节水和节能,还不能损坏生态的平衡。要想做到冲击量较低的开发,透水路面是上上之选。基于长远来看,进行城市水文环境的保护,控制市政雨水设施的规模建设,可以使得雨水管网的长久运动,对资金节约和环境舒适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不论是环境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远高于经济的成本。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透水路面并将其在道路建设中应用。就透水性沥青路面而言,其有着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也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前景。

5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最近几年,我国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行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容小觑。不管是基于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使用的安全实际来看,还是基于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建设的具体质量而言,都离不开更加深入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建设理念一定要基于实际。尽管在建设理念实际应用的时候还伴随诸多问题,但建设工作者还是要做好理念改革的各个环节。在本文中,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笔者就其在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应用的诸多长处,并深入的研究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应该使用的措施。伴随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就社会各界而言,日趋重视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及时满足当前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的相关需求。希望基于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相关技术措施,从而彻底的控制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中伴随的诸多问题,使得建设的水平能够得以更好的提高,进而将充足的保障提供给城市化建设。

[1]王国荣,李正荣,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40(36):5~7.

[2]张美华.彩色透水路面探讨[J].山西建筑,2013,39(21):162~163.

[3]柯善北.破解“城中看海”的良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解读[J].中华建设,2015(1):22~25.

[4]王德密,姜迪,狄升贯.透水路面设计与材料应用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9):35~39.

[5]宋建平.透水路面在眉山城区的推广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2(4):110~111.

猜你喜欢

透水性城市道路海绵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CONTENTS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海绵是植物吗?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空隙率的透水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