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路面质量管理
2018-02-14刘文昊
刘文昊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1)
前言
市政道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质量管理尤为重要,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在这个日益竞争的道路建设中,控制路面质量是施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质量管理难度较大,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地质以及原材料等因素,因此,在克服外部不良因素前提下,严格控制质量能够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1 市政道路路面质量影响因素
1.1 工程设计制约
道路施工前需对路面进行工程设计,好的工程设计效果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此外,路面质量与数据测量也密不可分,若测量不准确直接影响路面施工质量。另外,路面结构方案直接决定路面建设是否合理,若结构方案没有根据实际路段情况设计,会直接降低路面质量。
1.2 前期准备不足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市民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影响,且施工周期也非常严格,这就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周密计划。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建设有工期,倒排进度计划,因周期长、工作量大,若计划不周密,直接影响工程周期,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1.3 地质条件影响
市政道路施工场地狭窄,施工过程中人流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影响工期的一个因素。另外,很多施工场地埋设有不同用途的管道,且管道之间彼此交错,增加了施工进度,质量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土质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管道周围土质较差,施工人员需进行边坡支护,以保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
1.4 工程材料质量
道路路面施工选择价格合理且质量好的原材料尤为重要,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合理选材是整个道路建设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中,材料运输距离及材料的分布是合理选材最为重要的标尺。
2 市政道路混凝土拌合管理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选择必须要符合混合搅拌标准。其中,最为主要的两种原材料有矿料和沥青,矿料必须要保证干燥、无杂质,并且强度、磨耗以及压碎等要符合道路施工标准。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等必须符合标准。
2.2 组织人员有效管理
道路施工关系到市容市貌问题,从道路施工前准备阶段到施工结束期间,各个环节的管理都需要管理人员认真把关。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对岗位中具体事项严格约束,责任到人,会上总结施工注意事项,对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应团结合作。
2.3 生产过程管理
道路生产过程中,混合料配比控制尤为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环节,一般需要三个环节: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的使用应当按照我国路面施工规范要求,并且严格控制沥青使用量,对各原材料配比搅拌比例严格控制。
2.4 设备生产质量管理
设备精密度直接关系到混合料质量,较多施工单位采用的是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通过各原材料分批配比搅拌,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从原材料到成品需经过四道工序。在生产过程中设备要时刻保持清洁,避免沥青材料粘结设备,且各个部件应及时清理,保持设备各个环节持续良好畅通。
3 市政路面混合料管理
3.1 混合材料运输
混合料需使用规定的运料车进行运输,一般选择15t的自卸车。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持运料车的清洁,不能有其他杂质混入,在装车前需在车厢内涂抹油水混合物,预防粘料问题。装料过程需严格按照混合材料的属性程序化装车,运输人员要听现场工作人员指挥,将车放到最佳位置,移动时必须要缓慢,在此期间保持装料时的平衡。装车后需要将其完全覆盖,避免混合料离析。沥青混合料在未摊铺前,需要保持材料的温度,在此期间更不能与水接触。混合料的运输时间必须控制在30min以内,因此路径选择较为重要。
3.2 混合料摊铺与碾压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必须要均匀,这对保持路面的平整性尤为重要,要缓慢且连续进行,摊铺期间不能有停顿、改变摊铺速度,最大程度上避免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另外,在摊铺之前设备要设置好平整度与压实度数据,平整度是路面摊铺过程中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此基础上也要保证压实度。摊铺后使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一次稳压,且速度保持在4km/h,工作长度保持在50m。稳压后使用双钢轮进行二次感光复压,避免路面产生压痕。
3.3 检测及处理
碾压后的路面必须要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一些问题及时发现及处理,对碾压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度、平整度及厚度等进行检测。其中检测过程中平整度的测量需要使用平整仪与专业直尺,以保证路面平整。压实度主要是钻芯取样,与此同时,还应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若压实度不足技术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必要的解决方法。
4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市政道路路面质量,不但方便大家出行,而且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有长远的优势,所以路面质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原材料质量也直接决定了道路未来的使用效果,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混合料摊铺环节更加环保,质量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给我国经济带来更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