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工程中有效施工管理措施
2018-02-14白贤文
白贤文
前言
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后期的价值提升上。但在传统建筑工程施工观念中,往往以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安全保障程度为重,而建筑装饰只是近几年来才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备受开发商以及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建筑商正在转变观念,分散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力求在确保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使建筑物整体美观,符合大部分人民的审美要求。
1 我国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方面有待提高
1.1 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参与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就得不到保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施工的相关技能水平低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人员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变化性较大,不确定因素多,因此造成现阶段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队伍没有能力满足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的后备人员要求,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
1.2 建筑装饰材料市场鱼龙混杂
应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需求,材料市场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品牌多样、规格精细、品种应有尽有的良好势头,一方面这些材料为丰富建筑装饰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满足了其后备资源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材料市场无规划,无监管的疯狂发展,让一些不良商家有了可趁之机,降低了材料质量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让已完工的装饰项目质量得不到保障。
1.3 对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监控工作开展不充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工期长,工作量大。于是大多数公司将监管重点放在了施工团队工期催促,建筑进程上,殊不知其质量问题的滞后影响极其重要,关乎公司未来发展。所以,目前我国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保障还是有待提高。除了公司不够重视整体项目质量的把控,究其原因还有建筑公司的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给公司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 针对装饰工程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注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关键,他们的每一项操作是否到位都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其综合素质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装饰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装饰方案的实施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管理过程中,规范施工管理的流程,防止出现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为保障公司的长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知识要在满足基本施工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更新完善,以此提高自身素质。毕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娴熟的业务技能,是提升施工水平的前提。
2.2 加大建筑材料入选的审查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还是要从源头抓起,即选好施工材料的供应商家,确保货源充足,品质有保障。这就要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市场考察。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材料供应商以及他们提供的材料实施仔细检查,比如供应商经营许可证、所供应材料的合格证等,试验检测材料各方面的性能,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力度,做好材料进场验收,保证所验材料和样品高度一致保证材料品质。在施工的时候,要重视材料的合理养护和存储工作,按照施工进度跟进整材料用量,记录施工用材数量,及时汇报,对需求量大的材料提前通知采购部门进行预定,防止出现为凑足数量,不顾材料质量的情况。作为采购人员,应按照“适时供应”原则来准备好各种材料,保证材料能够达到使用要求,避免出现材料堆积,以致贮存不当,风吹雨淋,降低材料本来的质量水平。另外,业主的建议与要求也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业主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根据他们的要求能一定程度上确定选材范围,降低选材难度,而且更容易满足客户需求。
2.3 加大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项目质检审查力度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化建筑装饰工程工作单位进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相关的工作单位应该要有建立完善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比如对于建筑外墙的装饰设计、对于室内的装饰设计等都要有严格质检参考标准。同时,要加强对质检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尤其在工作的现场,要积极发挥质量管理人员的作用,对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要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争取尽快给出解决方案,以免对后续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尽相同的文化底蕴,在建筑装饰过程中,需要将建筑装饰工程与城市的特征、地理地质特点等方面的切合度作为质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尽量协调各种建筑物的外观、装饰壁画形式等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关系,促使建筑装饰质量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相互映衬。
3 结语
建筑装饰是建筑工程建设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建筑整体美观性与居住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观念中,建筑行业的中心始终是建筑质量与安全,而对装饰的重视程度微乎其微。但是,这个时代是建筑装饰全新发展的时代,相关企业要抓住发展机会,提升自身能力,努力在竞争性极强的建筑装饰市场抢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