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乡土语言”英译对比研究
——基于《骆驼祥子》四译本的考察

2018-02-13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杨宁伟

外文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骆驼祥子求真译本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杨宁伟

一、引言

“乡土语言”是相对于乡土文学而言的。周领顺(2016: 80)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一切具有地方特征、口口相传、通俗精练,并流传于民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它是对熟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俚语、成语、格言、俗语等文化特色词语的统称。汪宝荣(2016: 107)认为“乡土语言”的本质是在词汇、读音或语法结构方面偏离标准语的规范,其文体特征是“乡土味”十足。“乡土语言”作为乡土文学的重要载体,对体现作品的乡土色彩和民族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自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乡土语言”翻译被公认为翻译界一大难题,其关键在于“乡土味”的传递,葛浩文(Goldblatt 2006: 518)曾抱怨方言土语的翻译“令人大伤脑筋”。蓝诗玲也有相同感受,“你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对等的目标语方言”(Wang 2014: 8)。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该研究已取得部分成果,如汪宝荣(2016)认为文学方言自创译法和方言特征淡化译法是合理可行的翻译策略;黄勤(2016)提出方言翻译策略的选择要以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中方言的前景化效果为前提;周领顺、丁雯(2016: 3)提出“厚翻译”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欲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相关理论,在对《骆驼祥子》四个英译本中部分“乡土语言”翻译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不同译文的“求真度”和“务实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对比,进而对隐藏在不同翻译策略背后的社会动因和译者因素进行探讨,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

二、《骆驼祥子》的译介情况

《骆驼祥子》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截至目前,其英译本主要有四种:1945年出版的RickshawBoy,译者为伊万·金;1979年出版的Rickshaw:TheNovelLo-t’oHsiangTzu,译者为珍·詹姆斯;1981年出版的CamelXiangzi,译者为施晓菁;2010年出版的RickshawBoy,译者为葛浩文。《骆驼祥子》可谓一部风俗小说,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北京口语和方言,充分展示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正是这些口语字词的加入,“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了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老舍 2009: 55)而正是这种“活”的语言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三、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译者行为“狭义上指的是译者身份下译者所应有的译者角色行为,译者是源语文本(原文)意义的转换者,彰显的是其语言性;包括译者身份下译者的社会性角色行为,译者是目的语文本(译文)的调试者,彰显的是其社会性”(周领顺 2012: 92)。 由此可见,译者行为批评就是“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的研究,也即译者角色化研究,不仅观照其语言性,更关注其社会性”(周领顺 2015: 125)。此外,基于对译者属性和翻译本质的认识,周领顺(2010: 95)构建了“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并对其定义及构建条件做了详细阐述:“求真”是指译者为实现

务实于读者/社会的目标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真相的行为;“务实”是指译者在对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础上为满足务实性需要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该评价模式既可作为译者自律的准则,也可作为译评者评价的工具,它体现了“求真为本、求真兼顾务实;务实为用(上)、务实兼顾求真”的思想(周领顺 2014a: 87)。

四、四译本“乡土语言”翻译对比研究:“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一)惯用语翻译

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自然、简明、生动、有趣的固定词组,其定型性要弱于成语,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其意义多为语素字面义的比喻或引申[注]本文所涉及的惯用语、方言和歇后语的解释均来自百度百科。。

表1 《骆驼祥子》四译本中部分惯用语译文对比情况

“听风便是雨”(见表1)是一个贬义词,表示没有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情,只听见一点点不确定的事情就信以为真,甚至竭力附和渲染。除施译本归化为alert to danger,其他三个译本均采取相对忠实的译法,保留了“风”和“雨”的意象。其中,与伊译本的高度求真相比,詹译本和葛译本考虑到方便读者理解,分别选用了expect和mistake两个词,很明显后者更加准确地表达了该短语“以讹传讹”的意思。所以,四个译本中,伊译本的“求真度”最高,其次是葛译本和詹译本,而施译本的“务实度”最高。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关系,避免不了嫌疑。四个译本基本上还原了原文含义,但施译本和詹译本体现出较高的“求真度”,而另外两个译本则出于务实的考虑,添加了suspicion一词,表达出该短语的引申含义,毫无疑问,这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含义及其使用语境。

“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其比喻义是告诉人们做事要抓住眼前的机会,否则失不再来。相比于其他译本,施译本在“求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you wouldn’t get another chance暗示出该短语的真实含义,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也提高了其“务实度”。

“一问三不知”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很明显,四位译者中只有伊万·金采取了直译,实现了对原文的求真。

“嫁鸡随鸡”意思是说,作为女人,只要嫁出去了,就应该跟随这个被嫁的男人,义无反顾地生儿育女,过日子,不能轻易有改嫁的意思。施译本意译为I’m stuck with you,其余三个译本均采取直译,但从句式结构和内容来看,詹译本的“求真度”最高,而相比于伊译本中的chicken,葛译本的hen更为精确。

“背黑锅”意为蒙受冤屈或代人受过。伊译本采取完全直译,译为carry the black pot,其余三个译本均采取意译,区别在于take和dump的使用,根据上下文可知,虎妞是被动替祥子背黑锅,葛译本中的dump有摆脱、转嫁责任的意思,尽管该词的使用造成译文与原文有些出入,但更好地传达了原文意思,提高了译文的“务实度”。

(二)方言翻译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骆驼祥子》中“京味儿”的营造便依赖大量方言的使用(见表2)。

表2 《骆驼祥子》四译本中部分方言对比情况

在方言翻译中,伊万·金倾向采用直译,而其他三位译者则多数采用意译,如“老油子们”译为the old oilies;“吹风儿”译为stir the breezes;“打鼓儿的”译为drum beater;“犯牛脖子”译为make his neck as stiff as a bull;“炸了酱”译为be fried in bean sauce;“花瓜”形容体无完肤、血肉模糊的样子,“骂了个花瓜”译为curing him to a many-colored melon。值得注意的是,在“犯牛脖子”的翻译中,葛浩文和詹姆斯同时使用了bullheaded,在“务实”的基础上,完成了部分“求真”。“阎王账”指高利贷,“放过阎王账”就是放高利贷,葛译本和詹译本都采取了意译,分别译为profit from usury和practiced loan sharking,“阎王”在中国文化中是阴间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施译本和伊译本都将其归化成devil一词,虽然没有还原源语中的神话人物形象,但这种务实性的改变却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白房子”指旧社会的一种下等妓院,很明显,施译本和葛译本采取意译,而伊万·金和詹姆斯同时直译为white houses,实现了完全的“求真”。“暗门子”指私娼、暗娼,即未得官方许可的暗地里卖淫的妓女。施晓菁将其简单译为a tart,而其他三个译文比较相似,都进行了“添油加醋”式的改变和渲染,使译本呈现出较高的“务实度”。

(三)歇后语翻译

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和说明,像谜底;中间要用破折号来分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见表3)。

表3 《骆驼祥子》四译本中部分歇后语对比情况

“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表示两厢情愿。施译本和詹译本都采取意译,相比于前者,后者更加简洁。葛译本和伊译本都在“求真”的基础上做了务实性的改变。“求真”具体表现在两译本对“周瑜”和“黄盖”形象的保留以及葛译本中破折号的使用,而“务实”则表现在葛译本中pretend一词的使用和伊译本中所采用的“厚翻译”的方法,即添加出处和相关故事情节的介绍。这无疑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该歇后语的核心意思和使用语境。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同样源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很明显,施晓菁选择了意译;其他三位译者都选择了不同程度的直译,对该短语所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徐庶和曹操也予以了保留,呈现出较高的“求真度”。值得注意的是,葛浩文将徐庶(shu)译为Xu Zhe,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对于“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詹译本采取直译,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保持一致,语言简洁,且有韵律,“求真度”最高;其次是葛译本和伊译本,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做了少许修改;施译本采取的是意译,表达直截了当,“务实度”最高。

“哑巴吃扁食——心中有数”比喻虽嘴上不说,但心中已有主意。除了詹译本有明显的意译倾向,其余三个译本均采取不同程度的直译,如“心中有数”的翻译,较之于施译本和葛译本,伊译本的your heart keeps a clear count呈现出较高的“求真度”。

五、乡土语言翻译的求真度和务实度的量化分析

为提高描述性分析的可操作性,笔者参照“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确立了可模糊量化的五个参数,用以描述四个译本中惯用语、方言和歇后语译文的“求真度”和“务实度”。参数界定标准为: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对应的分数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具体参数标准如下:如译文与原文保持着“如影随形”的关系,充分保留了源语的语言特征及文化意象,评定其“求真度”为“很高”;如译文较多还原了源语的语言特征及文化意象,评定其“求真度”为“较高”;如译文基本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征,在文化层面并无明显的偏离,评定其“求真度”为“一般”;如译文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同时出现明显的偏离,评定其“求真度”为“较低”;如译文完全同化于目标语言及文化规范,评定其“求真度”为“很低”。同样,如译文完全抹去源语的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评定其“务实度”为“很高”;如译文基本上同化于目标语言及文化规范,读起来较为通顺流畅,评定其“务实度”为“较高”;如译文保留了源语的某些语言特征及地域文化内涵,读起来不太通顺流畅,评定其“务实度”为“一般”;如译文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源语的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读起来不够通顺流畅,评定其“务实度”为“较低”;如译文完全保留了源语的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评定其“务实度”为“很低”。根据上文的分析,量化结果如下(表4):

表4 惯用语翻译的求真度和务实度量化分析

通过观察上述数据,我们发现:在惯用语翻译中,伊译本的“求真度”最高(4.83),施译本的“求真度”最低(2.33),与之对应,前者的“务实度”最低(1.33),后者的“务实度”最高(4.33),而另外两个译本则趋于平衡;在方言翻译中(下页表5),施译本和葛译本的“求真度”较低,最高的是伊译本(4.5),葛译本的“务实度”最高(5),施译本和詹译本紧随其后。在歇后语翻译中(下页表6),伊译本的“求真度”最高(4.5),施译本的“求真度”最低(2.25),四个译本均体现出较高的“务实度”。综合三方面数据来看(表7),四个译本中,“求真度”最高的是伊译本(4.61),最低的是施译本(1.96),“务实度”最高的是施译本(4.64),最低的是伊译本(2.61),葛译本和詹译本则相对比较平衡。

表5 方言翻译的求真度和务实度量化分析

表6 歇后语翻译的求真度和务实度量化分析

表7 《骆驼祥子》四译本乡土语言译文的求真度和务实度量化分析

六、求真度和务实度背后的译者角色化分析

“译者角色化”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体系中的另一重要术语。它是描述“译者为了使译文满足某种需要而调整和改变自己行为角色的社会性选择过程”。(周领顺 2014b: 22)

伊万·金的译本“求真度”最高,这与当时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不无关系。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中美两国成为二战中的盟友。美国甚至不顾英国反对,支持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另外,1943年排华法案的废除以及宋美龄在美国各地的游说也引起了美国民众对这个神秘国度的浓厚兴趣,渴望了解这个国家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下,伊万·金在翻译过程中刻意保留汉语的句式结构,展示了汉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甚至包括一些陋俗,如导致虎妞难产而亡的原始迷信的医疗方法,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猎奇需求。“译文的多样性归根结底来自意志体译者的意志性。”(周领顺 2014b: 22)也就是说,译者的翻译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的翻译策略。在伊万·金另外一部译作的序言中,他提到了自己的翻译理念: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的人名、地名等都包含着一个含义,他提倡把这些名字的意义翻译出来,这样人物形象才完整全面,才能将中国人的思维和情感真实地展现出来(卢媛媛 2008: 8)。在这种“名正言顺”的理念下,该译本较高的“求真度”也就不难理解了。施晓菁认为“形式上忠于原文不用太严格”,她注重的是译文的understandable(陈岚 2015: 56)。在谈到北京方言的翻译时,她说道:“我是重‘意思’,而不是重那个‘俏皮’,老舍是北京人说北京话,你翻给不懂北京话的非北京人看,重点是什么呢?是那看不明白的北京话?还是让他们懂那个故事?我觉得故事更重要。”(陈岚 2015: 57)“务实度”较高的施译本译文准确达意,英文地道流畅,并且避免了前两个版本中的一些误读,所以外文出版社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先后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双语对照版,来满足中国人学习英语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要。

葛译本和伊译本在求真和务实的平衡度上都掌握得比较好,通过数据对比,前者更胜一筹。葛浩文曾言:“我认为一个做翻译的,责任可大了,要对得起作者,对得起文本,对得起读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季进 2009: 46)。在《骆驼祥子》的译序中,他再次表达了同样的理念。既忠实完整,又要兼顾可读性,这也就意味着译文必须保持“求真度”和“务实度”的平衡。詹译本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伊译本前期的大获成功使老舍在美国声名鹊起,但伊万·金大刀阔斧式的增减并不能真实完整地展现原作的全貌,而人们要了解老舍作品原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所以詹姆斯在译序中指出,她的这个译本“没有删节,没有改动。如果说稍有增加的话,也是为了帮助英语读者理解那些非中文背景的读者无法理解的词汇和典故。这个翻译方法没有影响叙述的流畅,却为方便读者理解小说提供了必要的解释”(孙会军 2013: 43)。这也是造成该译本“务实度”略高于“求真度”的原因。

七、余论

前文的对比分析表明,译者及其角色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因此,实施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战略,译者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译者需对两国文学与文化相当熟悉,尤其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伊万·金曾在中国任外交官,至于葛浩文,柳无忌评说道:“美国学者们讲说中国语言的能力,已比一般欧洲的学者为强,但能写作中文的人,依旧稀罕得有如凤毛麟角。至于以若干篇中文著作,收成集子而出版的,除葛浩文外,更不易发现了”(胡安江 2010: 11)。所以,译者高超的汉语水平和对中国文学的熟悉与热爱是完成翻译的一个必备条件。鉴于译者双语语言文化水平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对中译外译者选择及组合的讨论渐多,国外汉学家优越的双语能力和双重文化的熏陶以及与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良好关系,常常使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译者。但因他们数量有限,有学者提出了汉学家和本土译者合作的译者模式(胡安江、胡晨飞 2012: 57)。韩子满(2014: 109)认为,“就中国文学英译来说,熟知英美知识界的发展动向,了解英美文学界的需求和评判标准,应该是选择译者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针对“乡土语言”的英译,周领顺、丁雯(2017: 10)认为最理想的译者模式是作者、汉学家译者和中国译者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并强调了作者在译介过程中的作用。尽管译者的语言文化水平及其身份非常重要,但我们前文的“译者角色化”分析同时表明,译者的翻译理念更是影响其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因此,只谈译者身份是不够的,而作者的参与多数情况下也并不现实,即使由双方或多方合作翻译,参与各方的翻译理念也常难一致。所以,如欲获得“求真度”高的译文,最好选择翻译理念上原文本取向的译者;如欲获得“务实度”高的译文,最好选择翻译理念上译入语取向的译者,而如欲获得能够保持“求真度”和“务实度”平衡的译本,则应选择作者与读者兼顾的译者。最后,我们还需意识到,译本的“走出去”与“走进去”的效果,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现实密切相关,绝非某个单一因素就能决定的。

猜你喜欢

骆驼祥子求真译本
张锦绣
阎生德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