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的实际应用浅析
2018-02-13王光明毕成龙
■ 王光明 毕成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61267部队 北京 1011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进步,这就使得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通过应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供电质量,大幅度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该技术还可以对无功功率有效地进行吸收,一旦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就可以有效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害。现如今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1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实现途径
1.1 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相关功率因数,使负序电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通过滤波技术应用到其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十分的简单有效。现在我国又对该技术有了质的突破,诞生了一种更加有效地技术,那就是无功补偿技术,将这种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谐波,使电力系统的高功率因数大幅提升,还可以显著降低负序电压。而因为滤波通路是在原有基础上出现的,所以采用该技术就可以很好地消除滤波,有着有目共睹的使用效果。
1.2 实现方式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有着两方面的使用措施。第一个方面使通过真空断路器设备,实现无功补偿。这种使用方式有着成本低廉、简单方便的优点。所以,这种使用方式也获得了很多人的青睐。然而,这种使用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一旦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合闸,那么就会导致电容器在很短的时间累积大量的电压,那么将会对全部系统的补偿效果造成十分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二个方面就是将电阻抗与电容器相结合,实现无功补偿。通过使用电阻抗与电容器相结合建立谐波器,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无功补偿。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安装相关设备时,要全面地考虑电容器以及电抗器的实际功率,保证能够将负序电压有效降低,从而切实地提升功率因数。
2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制定合理的无功补偿改进方案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无功补偿的改进方案,能够更好地将这项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之中,还可以更好地规划具体的使用方法,从而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整个电力运行系统使用无功补偿技术,还要结合传输电压以及电气运输设备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制定无功补偿方案,从而使传输效果达到最优,还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损耗,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强自动化系统的补偿效率。同时,因为我国电力运输设备的实际情况,就要在电力运输设备上安装相关的仪器,才可以更好地使用无功补偿技术,才能有效使系统电网安全运行,有效地解决电网无功补偿问题。
2.2 对发电机进行无功补偿
有三种方式可以对发电机开展无功补偿,这三种方式分别是跟踪补偿技术、随机补偿技术以及随器补偿技术。跟踪补偿技术适用于100kV的专用配变用户,是将随机补偿技术以及随器补偿技术合理改进之后,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进行保留之后,还可以在特殊条件下替代这两种技术,这种技术是将使用的补偿切换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可以很好地实现无功补偿;随机补偿技术是利用电动机以及低压电容器等相关设备,对其进行随机补偿的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地对发电机进行无功消耗补偿,可以很好地对无功峰荷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发挥无功补偿的作用;随器补偿技术是将低压电容器以及配电变压器进行并接,再使用部分保险装置用作连接,将这两个设备有效地连通。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发电机进行无功补偿,使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运行。
2.3 电力用户无功补偿
针对电力用户使用无功补偿技术,有着三种类型的使用方式,分别是分组补偿、个人补偿以及集中补偿。第一,分组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色散补偿一种形式,这种补偿措施可以保证各组变压器无功补偿总体平衡,从而有效地降低上级线路的无功功率,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变压器和电力线路的损耗,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证。第二,个人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将全部线路的电气设备进行并联补偿,这就可以将电容器的补偿能力与电容器并联,增强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强电力的质量。从而对设备的无功功率负载在附近进行补偿。第三,集中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通过将电容器组安装用户变电站的总线上或者是配电室的低压侧,然后对用户开展无功补偿。并且,如果安装条件受限,也可以安装在变压器的高压侧。这种方式主要是补偿变压器的损耗,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主干线上的无功功率,避免出现输电浪费的问题,提升变压器的有功功率负荷。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有关地研究人员在不断地改善自动化技术,并积极地开展相关的设备的研究。而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诞生,大幅度地提升了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使我国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地减少了对电力资源的破坏,很好地避免了对相关设备的损害率。因此,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项技术,使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