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梦游者》赏析
2018-02-13郭婧洁
■ 郭婧洁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2
北岛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国内国外两个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北岛在国内创作的诗歌中,充满着关于海岸、船只、岛屿、灯塔的大量意象,而《八月的梦游者》中这些意象贯穿始终,是此时北岛的代表作之一,下文将通过诗中表现出的两个最具特色的方面——语言和意象来赏析《八月的梦游者》的艺术魅力。
一、语言与韵律
北岛在《八月的梦游者》中表现的显著特点是推翻现实,对客观世界进行颠覆,在诗中,北岛扭曲了生活的本来面貌,用新奇精巧的语言营造出巧妙离奇的意境。诗歌中有多处脱离生活现实的描述,例如“八月的正午没有太阳”,然而在八月常见的天气是碧空如洗,“八月的集市又临霜降”八月又怎么会有霜降呢?北岛用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构造了不常见的甚至十分荒谬的意象,这些荒诞的意象正是诗人对这个社会,对所处的世界的不满和对新的生活的呼喊。
诗歌的语言中蕴含着北岛丰富强烈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海底”、“尸体”这类词的选用,营造给读者的是压抑紧张的空间,它把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和意境化的诗的语言结合,完全将诗歌语言进行了分裂,看似不可能的、可笑的、失实的、畸形的意境下掩藏着的是一种希望的寄托,一种对于明天的向往。这种语言风格是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是不易得到的,正是由于这种少见的诡秘的语言所营造出的神秘气氛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十分广阔的诗歌想象空间。
《八月的梦游者》在诗歌结构方面十分整齐,富有韵律感,基本上四句是一小节,并且韵脚明显,“响”、“浪”、“阳”、“上”、“冈”、“亮”、“降”等基本上隔句或者句句押韵,诗的节奏感非常强,带给读者不一般的冲击力。诗歌每一小节以八月开头,常用顶真,如“敲响”、“高耸”、“照亮”,前一句的结尾成为下一句的开头,这种手法可以传达出一种彷徨的心境——黑夜仍在继续,依旧漫长,明天的希望和光亮何时到来并不明朗,诗人是徘徊的,在强烈的情感表达下掩藏着一丝婉转。“海底的石钟敲响/敲响,掀起了波浪”在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这两次的重复前后呼应表达着诗人的信念,即使黑夜慢慢,却仍然值得等待,诗歌整体结构与韵律上有声有色,排列整齐。
二、构思与意象
《八月的梦游者》中包含着许多明显的符号,蕴含着北岛独特的象征意义。读完全诗,结合诗的创作年代背景,笔者对其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海底”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石钟敲响”象征着牢固又停滞不前的社会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灯塔”象征着理想,而“目光”来自于那些勇于创新、追求理想的人,暗示着在黑暗压抑的环境中依然还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三角帆”是这些勇敢的人发出的信号,举起的旗帜;“尸体”便是腐朽麻木的人;“八月的苹果滚下山冈”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以前的社会秩序即将被颠覆,其次是新的果实即将诞生。“八月的梦游者 见过夜里的太阳”作为结尾交代了诗中奇特意象出现的原因,诗人是一个梦游者,徘徊在长久的黑暗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表露给读者一个紧张压抑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一代人内心的感受和萌发的新思想。
诗歌中存在很多矛盾相悖的意象群,比如“八月的正午没有太阳”“八月的集市又临霜降”“八月的梦游者/见过夜里的太阳”。八月是夏天最炎热的季节,八月的正午自然是太阳高照,也不可能有霜降,八月的夜晚也不可能有太阳,这些都是看似很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反映的是可笑的荒诞的现实社会。
“海底”、“波浪”等是具有冷色调的意象,“太阳”、“灯塔”、“目光”是暖色调,冷色调的意象代表的是现实世界,暖色调的意象则代表理想世界,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象,它们组合在一起颠覆了常规的语言环境,带给读者的是全新的、陌生的意境。同时,诗人为了营造更加庞大的诗歌意境,在不同意象之间制造了大片的空白,意象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海底”——“三角帆”——“山岗”——“灯塔”——“集市”体现出诗人的思维跳跃性极大。在《八月的梦游者》中,诗人先从“海底的石钟敲响”开始,随即镜头转向海面,看到“掀起的波浪”,在正午没有太阳的八月,三角帆高耸在漂浮的尸体上,此时第一个意象群结束。苹果滚下山冈是第二个意象,可是很快,下一句又切换到海面上,灯塔被目光照亮了;最后八月的集市又临霜降。结尾海底的石钟再次敲响,八月的梦游者见过夜里的太阳。整首诗行云流水,意象很多并且转换很快,但是所有意象又好像都主要在海上发生,又围绕着海边进行了很多片段意象的切换。
《八月的梦游者》并不是北岛最有名的诗歌,引用率也较低,国内研究也较少,这一首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回答》、《我不相信》等同时期诗歌比起来较为晦涩难懂,但其蕴含的情感内涵和传递的理想信念在当时社会中也是不能替代的,《八月的梦游者》唤醒了无数身处黑暗的人向往明天,期待光明,给了无数在黑暗中徘徊的人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