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古树名木的现状与其保护建议
2018-02-13范小莉白树伟
范小莉,梁 玉,房 用*,王 强,高 莉,白树伟
(1.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 山东省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3. 山东省林业外资与工程项目管理站,山东 济南 250014; 4. 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 济南 250014;5. 山东省国有林场管理站,山东 济南 250014)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作为绿色的活化石,鲜活的历史文物,它们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大自然和先辈馈赠于当代的一笔宝贵财富,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和美化中不可或缺[1]。山东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地方特色鲜明,灿烂的古今文明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刻隽永[2]。其古树名木是山东文化特色的极好点缀,是山东的活文物。它们记录着山东省沧桑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着山东科技文化的发展。研究山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势在必行。
1 古树名木概念
早在1963 年我国就提出划定古树名木标准:①有纪念意义; ②树形奇特,有历史传说;③国内或世界上稀有;④年代比较悠久。同时要求“城市园林部门,应当调查和系统整理名胜古迹和古树名木有关历史资料,经过技术鉴定,分别建立档案”[3]。
在广泛调查取证、搜集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原城乡建设部将古树规定为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名木为国内外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4]。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参考其他地区古树分级标准,将本省古树名木划分为3个等级,即大于499 a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300—499 a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100—299 a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
2 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意义
2.1 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考古学家说,“每一棵古树都是一个活的古董”。它是一个事件的证明,具有特殊纪念意义。有些古树名木流传着美丽的传说,像无棣县的唐代老枣树,相传唐玄宗李隆基赴北海巡疆,走过齐燕边界的无棣沟,拴马于枣树,并品尝其枣,食之甜香入脾,疲乏顿消。玄宗大喜,遂赞曰:“丛林塔影一望收,海市蜃楼何须看。此地必出正果,后唐中兴可待。”后来无棣真出了一名扶国之才,官至宰相,从此这株枣树美名远扬,被奉为“枣王”。有些古树名木由名人所植或由于名人得名,如台儿庄古城的香樟,由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为纪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立所植;毛泽东主席2次视察东郊人民公社,曾在王舍人大辛庄村柳树下休息,与村民及村干部亲切交谈,村民感念领袖的关怀,将此树誉为“幸福柳”。
2.2 是名胜古迹中重要的风景线
园林专家说,“一棵古树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具有极大地观赏价值。像济南孤山“夫妻柏”,2株树的树根裸露,相互盘结,树枝交叉重叠,酷似一对恩恩爱爱的夫妻;华阳宫古柏形似虬龙,苍劲浓郁参天,令人有高深脱俗、神清气爽之感;泰山北天门索道站出口的“迎宾松”,山崖潇洒,俊俏多姿。它躬身向前,挥展双臂,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朋;还有邹城的“双生柏”、长清“四世同堂”银杏、青岛夏庄镇“长寿松”等,观赏价值都非常高,它们把山东的山河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娇,让无数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2.3 是悠悠历史的重要见证
历史学家说,“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史书”。我国有周柏、秦桧、汉柏、隋梅、唐杏、唐樟之说,都是历史的见证[4]。孟庙碑林有1株侧柏相传为宋朝宣和三年建孟庙时所栽,距今已890 a,矗立在碑林中与碑林一起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柳埠“九顶塔”观音庙门前,有2株树龄在1 200 a多的粗壮高大的古柏,人称“烟柏”“茶柏”。据说“烟茶柏”的名字来源于唐朝名将尉迟敬德来此地避难栽此树时的动作状态,喝茶时栽下的称之为“茶柏”,吸烟时栽下的则为“烟柏”。嘉祥县卧龙山镇侧柏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军民对敌斗争的信号树,如今树干上遗留下的日伪刀疤斧痕仍清晰可见,它如实地记录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2.4 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对现代城市树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古树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一种感情的寄托,因此受到人们的尊重。汶南镇有株侧柏,所在村中节丧皆来祭拜此树,树东边100 m有一眼井,常年不枯,此古柏之根延伸井中,人们饮用井水可治白喉等疾病。据说山亭区的千年银杏吸引了众多前来烧香的信徒,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人们倾诉着岁月的沧桑和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2.5 对气象研究、现代城市树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古树是一部珍贵的自然史书,古树粗壮的枝干饱含着几百年甚至千年的气象资料,它复杂的年轮宽度、年轮密度、年轮数能反映出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国内外很多专家对此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古树的存在为研究远古气象的变化情况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5]。根据树木的生长势及对气候的适应性状况,能够确定当地最佳规划树种,古树的存在对于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各树种抵御病虫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3 山东古树名木的现状
3.1 古树名木分级
山东省古树名木种类多样性丰富,数量众多。据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散生古树名木共有7 243 株,其中属一级保护的古树有2 133 株,二级保护的古树有1 931 株,三级保护的古树有3 133 株,属于名木的有46株,古树群有187个。根据本省古树名木各地市分布情况,在本省的17个地市中,古树名木株数最多的是潍坊市,古树名木1 366株、古树群31个,其次为青岛市,古树名木1 063 株,临沂市古树名木784株、古树群21个。
3.2 古树名木种类
根据山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数据,全省古树名木共有41科,将各科所含属种数量进行统计,科内属数大于5属的有2个科,分别为蔷薇科、木犀科,科内种数大于5种的有3个科,分别为蔷薇科、木犀科和松科,其中蔷薇科包括7属10种,木犀科包括7属7种,松科包括2属6种。另外,单属单种的古树名木科数所占比例较大,占总科数的51.22%。
山东省古树名木主要树种分为8大类:一是古槐类,主要树种有刺槐、国槐、龙爪槐;二是古柏类,主要树种有圆柏、侧柏、龙柏;三是银杏类,主要树种银杏;四是松树类,主要树种有油松、赤松、黑松、白皮松;五是果树类,主要树种有柿树、枣树、酸枣、板栗、梨树、核桃、木瓜、杏树、山楂、樱桃、石榴;六是藤本类,主要树种有紫藤、爬山虎、凌霄;七是花卉类,主要树种有丁香、桂花、海棠、腊梅、山茶、玉兰、紫薇;其余为杂树类,主要树种有黄连木、皂荚树、朴树、毛白杨、柘树、檀类、枫杨、杜梨、流苏、柳树、桑树、栾树、楸树、黄杨、构树、柽柳、白蜡等。
4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年来,本省虽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古树周围砌花坛,设护栏,有些地方用绳子牵引歪斜主干、枝条等,都不同程度的取得一些成效,但其保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将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总结以下几点:
(1)老龄古树名木生理机能下降。由于大部分古树名木都有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树木老化,生命力微弱,树体各生理器官的生理机能失去平衡,部分古树名木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枯萎现象。
(2)立地条件太差,养分不足,不能满足树木的生存需要。一些古树分布于山地、丘陵、悬崖峭壁等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吸收养分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在公园或者旅游胜地,由于人员密集,地面不断受到践踏,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降低,使树木不能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不良致使树木衰弱直至死亡[6]。
(3)过度的保护措施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对一些树龄较大、保护意义明确的古树,地方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有些保护措施并不十分合理,例如为了保护古树,让其周围干净美观,将古树周围用水泥全部砌筑,阻碍了其根部与外界养分空气的交换,导致树势减弱,长久下来会最终导致树木死亡。
(4)古树名木的标志不清、定义混乱。很多人对古树名木的定义模糊,有些树木被定为古树名木之后,并没有设清楚的标志,导致人们不知道它为古树名木,更谈不上保护。
(5)保护古树名木意识淡薄,出现人为损坏情况。有些人对于保护古树名木意识淡薄,甚至有一定误区,一些在树上乱刻、乱画、乱折枝条的行为给树体造成严重伤害;有些人由于利益驱使,做出买卖、盗挖古树的事情,致使一些古树名木死亡。
5 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建议
(1)加强古树名木的支撑等保护管理。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年龄老化、曾受伤害等原因,树体稳健度变差,枝条下垂,容易失去平衡,应采取设棚架支撑、堵树洞、设避雷针等方式加强对古树的保护管理[6]。
(2)改善立地条件。对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古树,要调查取样古树立地土壤,测定所缺营养成分,进行营养的平衡补给;对于古树名木周围板结的土壤,要适时松土,增加土壤的疏松度与通透度;对于前2种情况也可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为古树换上与之相宜的土壤[7]。另外,可以根据一些最新的研究对古树名木进行微器官低温保存、大木整株移植统一管理维护。
(3)强化古树保护理念,杜绝过度保护。应当树立古树名木资源珍贵、科学保护的理念,充分考虑古树周围环境及其生长需要,选择合理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古树周围一定距离设立围栏,既能够一定程度保护古树,又能够保持其自然生长状态,要杜绝面子工程,严禁过度保护。
(4)对古树名木进行明显详细的挂牌管理。可以给每株古树设立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或悬挂有明显信息的标示牌,二维码或者标示牌标识古树信息要充分,标明古树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属种、管护单位等基本信息,以及古树的传说等,让人们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观看标示牌了解相关信息,加深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并能够自觉地加以保护。
(5)加强立法,加大宣传、执法力度。成立专门的立法小组,加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宣讲、画册等方式加强对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尤其要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增强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建立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提高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性;加大执法力度,将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常态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 邓志婷.陕西省中北部地区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调查[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 陈晓梅,葛玲玲,储成晨.南通市古树名木的调查与建议[J].植树造林,2011(10):30-31.
[3]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西湖风景园林(1949-1989)[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胡坚强,夏有根,梅 艳,等.古树名木研究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151-154.
[5] 柴素荣.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复壮养护管理初探[J].甘肃林业科技,2006,31(4):61-64.
[6] 孙光明,宋瑞珍,冯少峰,等.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02,22(4):51-52.
[7] 严崇惠.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和复壮技术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