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猪疾病诊断与防治分析

2018-02-13,

畜禽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猪圈疾病防治

,

(深圳市坪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广东 深圳 518118)

0 引言

在农业经济体系中,畜禽养殖属于主导项目,以区域地质环境为根据开展规模化养殖,能够推动新型经济体系的研发,从多个方面进行现代化畜禽养殖行业的构建。在种猪养殖期间,必须予以疾病诊治足够的重视,将种猪疾病风险及时解决,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保障。

1 种猪疾病临床特点

1.1 肢蹄病

种猪肢蹄病的主要发病点在猪的脚部位,如关节肿胀、变大甚至猪脚出现破裂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猪的活动。

1.2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项种猪疾病。当种猪呼吸系统受到部分细菌与病毒的入侵就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在患上该病后,种猪会有咳嗽、发烧和呼吸不畅等现象出现,甚至还会出现引发种猪肺炎[1]。因此,咳嗽、发烧与呼吸不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这类问题,种猪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十分大。

1.3 消化系统疾病

种猪所食用的饲料中,若有部分饲料被猪圈内的细菌入侵,那么就会有腹泻、出血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出现。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猪主要临床表现为粪便较稀。当种猪排泄的粪便较稀时,很有可能患上消化系统疾病。

1.4 皮肤病

种猪皮肤病主要包含猪疥螨病,当种猪患上该病时,皮肤上会有大面积黄豆大小的结节出现,同时种猪也会有奇痒难耐的感受。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猪圈卫生环境偏差,未能定期清理。该病的判断主要是观察种猪的皮肤。

2 种猪疾病防治方法

2.1 肢蹄病防治

针对该疾病,主要方法为:定期开展消毒、清洁工作,将猪舍内的尖锐物体清理干净;为种猪提供清洁、干爽的生活环境;尽量控制种猪打斗,避免种猪受到刺激、惊吓。场中种猪出现肢蹄病时,其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方法一,安痛定10 mL,地塞米松10 mL,160万~320万IU单位肌注的青霉素;方法二,安痛定10 mL,复方磺胺10~20 mL。

2.2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

首先,需定期开展猪圈清洁、消毒工作,提高猪圈干净程度,使其免疫能力更佳,有效防治细菌、病毒的入侵,为种猪质量提高保障;其次,在预防种猪呼吸系统疾病时,可通过对种猪饲料的控制实现预防。在种猪饲养前,堆放种猪饲料时必须与其他有细菌、病毒的东西保持安全距离,以免饲料被细菌、病毒感染,避免种猪在食用了受感染的饲料后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对其正常活动造成影响;最后,在预防种猪呼吸系统疾病时,应对其食用水进行控制,避免饮用了不干净的水而出现腹泻等症状。因此,在预防种猪呼吸系统时,必须重视猪圈、饲料与水等方面的预防工作。

2.3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

针对消化系统疾病,主要预防方法包含:一方面,落实猪圈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充足阳光照射,确保猪圈整洁,将猪圈防疫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在配比种猪饲料时,应注重营养均衡及新鲜度,切忌将已发霉的饲料喂养给种猪,否则种猪极易患上消化系统疾病[2]。对于种猪消化系统疾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为:饲料中添加痢菌净15~200 g/t或是土霉素1 000 g/t。治疗措施可分开注射林可霉素10~20 mL,痢菌净5~15 mL。

2.4 皮肤病防治

种猪患上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猪圈卫生环境不佳。对此,就必须定期开展清理、消毒工作。如种猪中出现少量皮肤病症状,应及时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一般给予高锰酸钾溶液、敌百虫溶液的配置,随后喷洒至种猪身体表面,以此治疗猪疥螨病。当该病已感染至种猪全身时,采用的治疗措施为肌注塞米松5~10 mL、青霉素160万~320万IU,以此治疗猪疥螨病。

3 结语

在种猪养殖过程中,疾病诊断、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十分关键,需从不同方面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对种猪疾病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最优化疾病诊断、控制,避免规模化养殖经济受到损失,推动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艳菊.种猪疾病的诊断与预防[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9):184.

[2] 吴定海.试析种猪的疾病诊断及预防[J].大科技,2016(33).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猪圈疾病防治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劫持“小不点”
一头好猪
卫生服务模式在二甲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单独中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