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甘玉早803选育报告
2018-02-13张锦昌许会军
张锦昌,许会军
(甘肃种业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20)
玉米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农作物,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和最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1-2]。选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极早熟玉米新品种是实现玉米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3-5]。甘肃种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平凉育成了丰产优质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甘玉早803,现报道如下。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甘玉早803亲本组合为GZ89/GZ70。母本GZ89是甘肃种业有限公司以合344与利玛28父本杂交后,经8代自交选育,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GZ70是甘肃种业有限公司以利玛28母本×德美亚3号母本杂交组成基础材料,系谱法选择,经8代自交选育,于2012年育成的优良自交系。2012年配制新组合,2013年参加品鉴试验,2014—2015年参加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作玉米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联体极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甘玉早803,审定编号为甘审玉20180061。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3年参加品鉴试验,甘玉早803平均折合产量9 315.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11.9%,居56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2 品比试验
2014—2015年参加品比试验,甘玉早803平均折合产量9 764.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16.3%,居2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3 区域试验
2016年参加甘肃省旱作玉米极早熟组区域试验,甘玉早803平均折合产量8 698.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4.2%,增产显著,稳产性好,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作玉米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9 487.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6.9%,5个点全部增产,增产显著,居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6—2017年2 a平均折合产量9 093.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5.6%。方差分析表明,甘玉803增产显著,丰产性、稳产性好。
2.4 生产试验
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作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量产量7 645.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5.9%,居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5个试点均增产。
3 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甘玉早803在甘肃省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1 d左右。幼苗长势强,幼茎绿色,叶色深绿,叶片上冲,叶尖下披,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植株茂盛。总叶片数19~20片,株高270~310 cm,穗位高125~140 cm。雄穗分枝2~5个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轴红色,穗长22~26 cm,穗粗5.8~6.2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40粒。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50~360 g,出籽率85.9%。甘玉早803在甘肃省极早熟区生育期约129 d,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晚熟1 d,属极早熟品种,生育期间需≥10℃的活动积温2 200℃左右。
3.2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甘玉早803高抗丝黑穗病,感穗腐病和高感茎基腐病。平均倒伏(折)率0.6%。
3.3 品质
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甘玉早803籽粒含粗蛋白99.9 g/kg、粗脂肪52 g/kg、粗淀粉713.3 g/kg、赖氨酸2.6 g/kg。淀粉、粗蛋白含量达到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8613-1999)二级标准和饲料玉米(GB/17890-1999)一级标准。
4 适种区域
甘玉早803适宜在全省高寒阴湿地区、极早熟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通常4月中上旬播种,种植密度75 000~82 500株/hm2。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播前施优质农家肥30~45 t/hm2、磷酸二铵375 kg/hm2、硝酸钾75 kg/hm2。出苗后应及时间苗。追施尿素750 kg/hm2,分别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按2∶3的比例施入。全生育期灌水4~5次。
6 制种技术要点
保持杂交品种种性的关键是保持亲本的种性,亲本采用一年繁殖、多年使用的办法,可保证开发单位3~5 a的原种种子。杂交种生产注意合理安排播种期、行比及严格除杂去雄。隔离区距离应该大于300 m。选择土壤肥沃、隔离条件好的地块进行制种。制种时先播父本,保苗密度75 000~82 500株/hm2。一期父本播种10 d后或父本70%芽长3 cm时播母本,一期父本播种5 d后播二期父本,可采用满天星法或行比法(父母本行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