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02-13李堂
李 堂
(盐亭县农牧局凤花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621600)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搭配、营养、卫生关注度也不断增加。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国畜禽市场,消费数据达到人均年食用量平均10 kg。动物检疫作为保证畜牧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 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检疫人员素质较低
动物检疫工作的高效开展,可消除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与传染源,在养殖业中动物检疫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养殖场内未设置专门的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加之缺乏专业的检疫知识,对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
1.2 检疫设备缺乏
虽说我国现阶段,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但未能重视动物检疫环节的工作,政府部门的检疫资金投入少,大部分养殖场缺乏专业的检疫设备。部分养殖场内的检疫设备很难满足当前动物检疫需求,在运行中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难以满足当前检疫需求。
1.3 动物检疫机制不完善
动物检疫工作缺乏完善的动物检疫监督机制,使得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存在。依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全国范围内仅有26.0%的地区设置有专门的动物检疫监督机制。因此,大部分地区缺乏检疫机制,消费者提出的检疫工作意见很难得到及时受理,难以将动物检疫工作的作用凸显出来。
1.4 检疫工作认知不足
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检疫人员与检疫设备属于重点环节,需要养殖户承担一定的费用。部分养殖户未能理解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检疫工作中,难以形成有效配合。养殖户未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动物检疫工作,甚至不参与动物检疫工作,严重阻碍着农村动物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2 改进措施
针对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推动动物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面发挥出动物检疫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1 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讲解工作,促使动物检疫工作人员能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确保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可具备专业的检疫知识,并不断储备各类检疫知识。在培训工作中,要重视检疫人员专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促使检疫人员树立正确的检疫意识。只有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才可落实动物检疫工作。
2.2 更新动物检疫设备
受传统检疫观念的影响,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对检疫工作的认知度还不够,部分偏远地区检疫设备较为落后,甚至缺失一些重要检疫设备。现阶段,动物检疫工作中,需要更新动物检疫设备,确保动物检疫设备性能。地方财政需要给予动物检疫设备购进补贴,最大程度将检疫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来,保障设备检疫工作的权威性,避免出现人工检疫误差,以此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3 构建完善检疫机制
只有完善动物检疫机制,才能提升动物检疫工作服务质量。相关部门需依据实际情况,完善检疫监督机制,实现动物检疫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改善传统动物检疫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在动物检疫工作中,需要构建监督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的检疫与投诉问题,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4 提升检疫工作认知度
以往动物检疫工作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认知,难以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其中的各类影响因素,为提升动物检疫工作效率,需要加大动物检疫防疫宣传力度,比如张贴海报、电视新闻等形式,促使养殖户明确动物检疫的重要性与开展意义,以此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逃避动物检疫工作的养殖户,需要加大惩治力度,帮助养殖户树立正确的动物检疫意识。
3 结语
由于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及养殖户需要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实现动物检疫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保障消费者的畜禽肉类使用安全,进而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