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长白山野杂猪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学观察
2018-02-13苏朋成娄安钢
芦 静,苏朋成,娄安钢
(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吉林延吉133000)
0 引言
大肠杆菌病是由野生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引起的部分或全身感染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败血症或肿瘤样病灶等病变。是由于病原体自身或在繁殖生长过程中产生毒力因子引起,这些致病因子使大肠杆菌可以定居于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大量繁殖并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试验以延边大学动物医院一头疑似大肠杆菌病的长白山野杂猪为实验动物,运用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病理解剖观察:关节肿胀,内脏充血水肿,心包积液,肾有针尖大出血点;病理组织学观察:脏器内出血、充血,肝脏内局部有坏死灶、肝小叶内由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巨核细胞,肝细胞出现萎缩、变性;肾脏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革兰氏染色:呈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综上所述大肠杆菌病肝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变性、萎缩的现象。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试验动物:延边大学动物医院送检的1例疑似大肠杆菌病的长白山野杂猪。
(2)试验试剂:高浓度酒精;10%甲醛溶液;蛋白甘油;乙醇;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冰醋酸;二甲苯;合成石蜡;软蜡;蒸馏水等。
1.2 试验方法
(1)病理解剖学方法。试验决定以病理解剖学技术作为主线。首先,对病猪尸体外观及自然孔进行眼观查看,并与正常未感染样猪进行对比;之后要借助解剖刀、镊子、剪刀、骨钳等解剖工具对试验动物常规的剖检,同时对试验动物的心脏、肝脏、脾、肺、淋巴组织等器官进行正常的病理解剖学观察研究。
(2)病理组织学方法。在观察初步归纳总结之后还需要镜检,这就需要制作病理组织切片,首先取病猪的心、肝、脾、肺、淋巴患病组织固定,随后把固定好的组织切成厚度大约为5 mm的组织切块,利用常规的石蜡组织染色切片技术,制作成约5 mm厚的组织切片,对组织切片要进行HE染色,染色后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的病理现象,同时进行记录并照相。
2 实验结果
2.1 病理解剖学观察结果
在进行初步解剖学观察时发现,该死猪感染大肠杆菌病死后营养状况差,皮毛絮乱,眼红肿,四肢关节红肿,关节腔有积液。通过常规的解剖学可以观察到病猪的心包、胸腔内有红色积液。肝脏肿大,边缘有淤血出现,呈现橡皮肝。喉头呈现弥漫性充血,气管内有大量的黏性分泌物,肺局部充血、水肿,呈间质性肺炎,淋巴结充血水肿。脾脏有出血点,略微有隆起,边缘呈锯齿状且有梗死。胃的浆膜肌膜间有水肿。心无明显变化肾表面有针尖大的出血点。肠出现充血,水肿。
2.2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病猪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各个内脏组织器官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现象。心无明显变化。肾集合管呈现弥漫性充血,出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炎性浸润现象,肾皮质充血无出血现象且有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淋巴细胞变少,脾小结周边出血充血,血管壁周边均质。肺气管有少量红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有轻微出血,支气管周边有炎性浸润现象。此外肝脏局部有坏死灶,肝小叶内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巨核细胞,肝细胞颗粒变性,有少量萎缩,肝细胞核有浓缩现象。
3 结语
野杂猪是一种经济类野生动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之一;粘肽组成的细胞壁,核糖体是其唯一细胞器,没有核膜分界细胞核;它的质粒是作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工具。随着延边地区对畜牧业的重视和快速发展,长白山野生杂猪养殖量逐步增加,大肠杆菌病也时有发生,对于大肠杆菌病所产成的疾病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药物治疗。因此本实验以延边大学动物医院1例疑似大肠杆菌病的长白山野杂猪为试验动物进行解剖学和病理学观察,丰富关于长白山野杂猪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学知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