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研究
2018-02-13徐达勋
徐达勋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盐城 224051)
新时代,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绿色”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究力度,力求生产出绿色产品,满足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活追求。无公害蔬菜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研究出的新的蔬菜培育技术,满足了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要求。
1 无公害蔬菜生产研究进展
1.1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无公害蔬菜是指不含有国家规定的不准含有的有害物质,其他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蔬菜,其主要特点是安全健康。无公害蔬菜的特点具体如下:一是农药残留物不能超过相关标准,不能含有有毒物质;二是硝酸盐的含量不能超过标准值;三是有害物质不超标[1]。
1.2 无公害蔬菜研究现状
鉴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无公害蔬菜研究的支持力度,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包括对水源和土地的污染,制约了生产基地的选址。②无公害蔬菜的价格越来越高,限制了蔬菜市场的发展。③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认识存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生产者认为无公害蔬菜就是没有农药的蔬菜,降低了生产标准。④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技术的应用力度不强,没有完善的标准。对应的研究人员少,研究力度不强,检测力度不够,整个生产体系缺乏科学性。
1.3 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措施
针对当前的生产研究现状,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措施,形成科学的生产体系。首先从生产技术上来讲,生产基地的选择一定要严谨,符合基地要求标准。在栽培技术上,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合理轮作和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等,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培养标准栽培。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和质量,包括育苗技术、肥水管理等田间技术。利用科学手段,提高蔬菜作物抗病性,达到增产的目的。在病虫害防治上,以农业、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
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加大宣传培训,加强对蔬菜种植者的培训,使他们正确认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生产条件。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建立市场准入制,加大对优质品牌的扶持力度。
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2.1 选择环境质量符合标准的生产基地
生产无公害蔬菜首先要选择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要符合质量标准,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2.2 品种选择及育苗
一是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生产基地的气候、水质、土壤等选择蔬菜品种,而且要选择抗逆、抗病毒性强的蔬菜品种。选好品种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在52~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15 min,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若种子含水量较小,则需要提高温水的温度和浸种时间。另外,种植者还可采用药剂处理法,常用的药剂有福尔马林、多菌灵、高锰酸钾等。二是苗床的选择处理。苗床的选择。一定要保证土壤质量,选择杀菌药剂对其进行处理,如敌克松、福尔马林、多菌灵,处理15 d后方可播种。三是苗期管理。包括控制苗床温湿度、预防病虫等,同时注意苗床覆盖遮阳网、防虫网、使用气肥等。
2.3 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3.1 田间管理是关键。合理施肥可改变土壤结构。实施配方施肥,重施有机肥,不使用硝态氮肥,注意氮磷钾等元素的合理搭配,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为其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养条件。另外,结合天气、季节、蔬菜品种和蔬菜长势等合理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2.3.2 综合防治病虫害,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的品种,采用嫁接、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等整套农业措施。二是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使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使用黄板、蓝板和防虫网等防护措施,利用日光的暴晒、蒸汽、沸水等杀虫;三是生物防治。合理利用食物链,利用瓢虫、草蛉、蜻蜓等害虫的天敌除虫;利用白僵菌等微生物防治。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即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
3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为蔬菜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以期能提高无公害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