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病的诊断治疗与防治策略
2018-02-13严步顺
严步顺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宝应225805)
猪喘气病,又称猪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该病主要是因猪肺炎支原体侵入猪呼吸道系统而引发的一种慢性接触型呼吸道传染疾病。猪喘气病发的主要表现为喘气和咳嗽。由于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散养猪身上更为高发,因而该病一直以来都为广大农户、兽医及相关畜牧疫病监管人员所关注和重视。经养殖实践得知,猪喘气病的危害性极大,其不仅会影响猪只健康生长,而且还会使猪肉品质变差,进而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下,作者将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针对猪喘气病的诊断治疗与防治策略展开相关分析与探索。
1 猪喘气病的诊断要点
在猪养殖过程中发现,猪喘气病无明显的季节特征,其可在任何季节发生,但在寒冷、潮湿的春季和冬季更为高发,同时该病的发生还与温差变化、养殖环境、饲养管理水平等息息相关,在一些温差变化大、通风条件不良、饲养水平低下的地区,尤易发生此病,且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群均可被感染,其中又以2月龄的仔猪为甚,妊娠后期与哺乳期的母猪次之。成年猪发病通常为慢性发病和隐性发病,其传染源为病猪与带毒猪,病原通过病猪或带毒猪的咳嗽、喘气、喷嚏、接触等途径,感染健康猪群,从而导致该病的传播。此外,在新疫区,该病通常呈现出爆发性、急性流行的情况,而在老疫区,则更多的为慢性流行。
2 猪喘气病的临床病征
猪喘气病的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长可潜伏数月,短则潜伏数天。发病初期,病猪的体温、食欲、精神等均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症状仍以咳嗽为主,少部分会出现流黏液性或脓性鼻液的情况。随着病程发展,至发病中期时,病猪的气喘症状加剧,观察其腹壁可发现呈规律性起伏的特征,呼吸频次约为45~75次/min,且以仔猪病况更为严重。至发病后期,病猪不仅呼吸急促、咳嗽剧烈,而且还出现了痉挛性咳嗽、用腹式呼吸的情况,同时出现大量的黏液性、脓性鼻液,精神高度萎靡,食欲下降明显,且伴有嘴角流白色泡沫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猪喘气病不会导致病猪死亡,但其对猪的正常生长与饲料转化等影响严重。
3 猪喘气病的病理变化
一旦发生猪喘气病情况,其病理变化通常出现在猪肺脏气管与淋巴结组织中,且前期的病变多发于肺脏心叶处,之后再到间叶、尖叶及膈叶的前下部。通过病理剖检发现,出现病变的左右肺脏情况基本对称,且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的界限极为明显。病变处通常呈灰白色、灰红色、黄色、淡红色等状,硬度增加,在病猪气管、支气管处存在大量黏性泡状分泌物,淋巴结肿胀,进一步变硬。切取发现切面湿润,呈灰白色。
4 猪喘气病的防治策略
预防猪喘气病,首先应当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地不从外引进种猪和仔猪,以防止带病猪被引入养殖场中。若确需从外引种,则需做好对引进种猪、仔猪等的消毒与隔离饲养,待观察3月以后,确认引进种猪、仔猪无病之后,才可与养殖区内健康猪群进行混群饲养;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猪群,应当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需要,制定不同的饲养方案,以确保其营养充足;在饲养过程中,要强化饲养管理,避免喂食霉变、劣质饲料等,且尽可能保持饲料种类稳定,在改变饲料投喂种类和配比时,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严格控制猪舍环境清洁、温度和湿度,做好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等工作,保证猪舍通风状况良好,做好防潮工作;注意猪群养殖状况观察与跟踪,及时发现病猪并进行隔离处理。一旦发现病情严重的带病猪,则应果断淘汰,并加强养殖区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疫病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坚持全进全出饲养管理体系,防止不同批次、不同猪群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对带病猪群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可采用聚维酮碘按 1∶1500稀释液进行消毒,并在消毒之后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5 猪喘气病的治疗措施
针对猪喘气病的治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在苏气和肺腧处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混合硫酸链霉素注射液或猪喘平注射液,1次/d,5d为一个疗程,坚持3个疗程,且每个疗程间隔5d左右;二是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肌注2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1次/d,用量为 0.1~0.15mL/kg·bw连续肌注3d,病情严重的则可持续肌注6~9d。同时配合使用复方新诺明原粉、氟苯尼考粉进行拌料,具体操作为:前5d在饲料中拌入复方新诺明,用量为250kg饲料拌入500g复方新诺明,后5d在饲料中拌入氟苯尼考粉,用量为250kg饲料拌入250g氟苯尼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