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言文学里的教诲诗

2018-02-12陈飞亚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教导文学作品性质

陈飞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英语语言文学里的教诲诗(didactic poetry),来自于希腊语(didaktikos),英语的解释是related to education and teaching意思是和教育教导有关的,按照英美国家学术界专家们的研究,,是意欲教给人们的一个道德或者有关哲学道理教训的诗歌(poetry or the like that  is intending to teach the reader a lesson) 。西方教诲文学数量巨大,从古代开始就有不少如此作品问世,如表现英雄品德的《论骑士》On Horsemanship, by Xenophon (c. 350 BC)、古希腊的色诺芬著,导向、引导日常生活现实的如《工作与时日》Works and Days, by Hesiod (c. 700 BC)著荷西俄德、劝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的如《诗艺》Ars Poetica by Horace (c. 18 BC)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著。还有游说性质的比比皆是,涉及往往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讲道德的《水孩子》The Water-Babies, by Charles Kingsley (1863)作者为查尔斯肯斯里、宣扬宗教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by John Bunyan (1678)作者为英国人班扬。至于说礼仪等的也委实不少,但首当其冲的是要具有教导性质(didacticism),即在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里存在着某种教育,也可以翻译成通俗的说法,即说教。由于任何一种文学作品多多少少都存在着某种思想、观念、准则、情感、态度、事实,这些多可以归于教导的行列。因为它的目的就在于传播作者的意图,想法、品味或者倾向。甚至作者对某个意外事件的看法,一次情感上的经历的解读和品论无不打上教导的烙印,因为他的目的是在传播、交流或者交换,只要有交流就有教导,让对方知道就是一种教导。文学作品的终极目标是作者的目的性,有时是唯一的,有时是多面的。当曹雪芹创作他的《红楼梦》时,我们决不能说他毫无目的可言,是盲目乱写,随心所欲。相反他有极其鲜明的目的和其恶劣的爱憎,这对于读者来说,也就是具有教导性。他要传递更多的思想,更多个感受,广阔的世界和复杂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当罗马诗人,评论家霍拉斯(Horace)谈到艺术家的作用时,他说作为一位艺术家有双重作用,假如他意欲教导时,他的教导倾向便凸显了出来。他的作品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教诲性质。

尽管有时候教诲性质的作品和非教诲性质的作品难以绝对化分开来,但是人们还是有几种大致的划分方法:1,假如某一作品所要给人们传达的一种思想本身远远超过得了它的艺术形式,也就是说,当艺术的形式让位于所表达的内容,俗话说中心思想或者叫做主题思想(theme)时,它便有了教诲的性质。2,假如一部作品它所产生的意义超越了它的形式本身,或者说其影响和效果掩盖了它的形式时,也可以内视为是一部教诲性质的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对教诲性和非教诲性的区分往往可以上追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上叫做(柏拉图式Platonic 和亚里士多德式Aristotelian),前者认为没文学绝作品应该具有教诲性质,或者则相反。但是我们可以总结性的人为,除了艺术性之外,教诲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方面,尽管有时候这一方面被人们赋予贬义的色彩。虽然一部分主张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教导性质,尤其是具有道德的说教,但是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文学批评流派是马克思主义,它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以社会学的尺度去衡量其优劣,坚持文学作品要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力度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揭示性(relevant)即揭示一定的道德准则、态度倾向、或者个人的情感甚至政治观点。

参考文献:

[1]《美国的文学》(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马库斯*坎利夫著,方杰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3月第一次印刷  163页。

[2]《美国作家论文学》,刘保瑞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94年1月第一版  129页。

[3]《牛津文学术语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Chris Baldick,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四版  57页。

猜你喜欢

教导文学作品性质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我想要的教导
厉害了,我的性质
撒谎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