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水流深,理性沉淀”

2018-02-12林科留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晏殊浣溪沙词人

林科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晏殊被推崇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因其地位荣耀和物质丰富,他得以从稻粱之谋中解脱出来体味生命本身。他天资聪颖敏锐多情,又有哲人的理想操守,其创作不只看花饮酒、听歌观舞的消闲,更有词人的内心反省和审美情感的人性之作。其《珠玉词》仿佛河流一般从从容容潺潺缓缓,经过理性沉淀,充分展现出小令词的特色。其词表现出富贵閑雅雍容大方的“贵族”气质;遣词造句珠圆玉润又风格俊美;且词人善于观察事物,作词景中含情,塑造出一种深厚的意境,表达一种哲理的情思,如同静水流深,极富韵致。

一、富贵闲雅、雍容大方

刘杨忠指出:“其词最富个性的一点恰恰在于,它们真挚而毫不做作矫饰地反映了属于这种身份地位的人们特定的生活情趣、特定的欢乐和悲哀。”[1]第3页晏殊将与其生活地位相匹配的“富贵”在词中表现出来。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2]第46页晏殊认为富贵是一种气象。比如《玉堂春》(斗城池馆)宰相富贵生活的气象是小槛朱阑、千花带露;脆管清弦,新曲悠扬;主人闲暇从容,坐享春光;画面移步换形、层层递进;赏春人风度闲雅。又如《浣溪沙》(宿酒才醒厌玉卮)呈现出“初阳照雪”的明丽之感。早梅先绽、寒雪初消、春风欲来亦步亦趋,将阳春时令缓缓铺展,天趣无限。时光安闲、心境纯明,于是闲放小屏轻垂画帘,悠然惬意。这种富贵闲雅的情态跃然纸上。

富贵闲雅与雍容大方不只存在于富贵生活,在政治波折和离愁别绪之中更能体现。贬谪期间,他的十四首吟咏西湖的《渔家傲》虽有落寞,但达观和理性使他表现出清闲快意和逍遥自得的情怀;没有衰飒之语,不言愤激之情,所有的失意忧愁都慢慢搁浅,是心灵深处的安然与平稳。如《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情深思极,离恨难销,长日添酒,寂寥挥之不去。即便悲苦若此泪落如珠,词人也只是用了“满眼”“不尽”二词。原本力透纸背的情感被作者抑制到江海决堤之前,限制在车马印痕之间,毫无宣泄之感。

二、珠圆玉润、风格俊美

《珠玉集》如珠如玉、妙不可言,如朝露般圆融澄澈,又如美玉般温润秀洁,形质兼备。郭麐《灵芬馆词话》称晏殊词“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如《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用心灵感受农村生活的趣味,笔触细腻活泼。他看到燕子忙、梨花落,阳气回升、池生碧苔,白日长、柳絮飞,树已繁密、娇莺暗藏。他闭上眼睛聆听黄鹂歌鸣一两声。下片摹写东邻巧笑、采桑逢迎,女伴们分享春梦、笑生双靥。其用白描手法渲染出青春欢乐气息,圆润清丽之感自在其中。又如《清平乐》(金风细细)中细细的金风、飒飒的落叶、缓缓的夕阳、轻轻的残花均给人以一种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

细腻的笔触、诚挚的感情与用心的观察糅合在一起,他对词进行不漏痕迹地精雕细琢,仿佛浑然天成极富特色。“晏殊所选择的字面,大多是那类美而雅、丽而淡的词藻;他所组织的词句,也多是一些音律和婉、色彩明丽的语句。”[3]第147页如“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破阵子》)有金色的菊花、细圆的珠露、离巢的海燕、轻劲的翅羽;“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浣溪沙》)有绿叶媚红花、黄蜂披金蕊;“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是杨柳阴下飘彩旗,荷花香里饮佳酿;(《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浣溪沙》)是用玉碗来盛冰、用香雪喻肌肤、用妆容比荷花,五彩斑斓、深婉俊雅。

三、意境深厚、情中有思

晏殊有些词作意境较为深厚,且具有情中有思的特点,极大提高了词的品格。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接连经历丧弟丧父丧妻丧母的人间至痛[4]。沉重的打击在诗人的修养和反省下表现为对时间的敏感,充满紧迫感和危机感。这促使他珍惜时光与生命,蕴蓄出心灵的厚重感。晏殊借景表达心绪并融合哲理性思考,创造出深厚的意境。比如《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上阙勾勒了一幅荷花初绽图。一切都在新生之时,荷叶似展非展,荷花似开非开,清凉的叶亭亭地擎起红艳的花温馨和谐。下阙融入了自己的情祝愿“如花似叶常相见”,蕴涵多种意味。他既希望亲朋好友如荷花荷叶般长相厮守融融自得,更在景中寓托一种情思,表达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挽留。花叶可羡的是充满生机的现在而非盛极而衰,意境深厚情中有思。又如“宿蕊斗攒金粉闹,青房暗结蜂儿小”(《渔家傲》),词人慨叹红颜短暂的同时,又看到残花结子,意境深婉。

面对时光飞逝与生命的不圆满,晏殊在极为清醒冷静的理智指导下,无论顺心与否都积极追求享乐。表面消极颓废;实则深藏词人对人生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苦难的心理补偿,表现出超越生命的痛苦的努力,实现对生命的超脱——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如《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时光如此有限还要遭遇离别、黯然销魂,与其伤春念远徒劳无益,不如怜取眼前珍惜当下,词境显得格外深厚和耐人咀嚼。又如《更漏子》(菊花残,梨叶堕)花残叶坠之景,包含悲凉之境。既然时光无情无法挽留,不如享受生命的欢愉、开怀畅饮。

参考文献:

[1]刘扬忠.晏殊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

[2]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

[3]杨海明.杨海明词学文集·第二册·唐宋词史.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4]唐红卫.二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5]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晏殊浣溪沙词人
浣溪沙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晏殊换题
词人的职业
晏殊的忘年知音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除夕 一九五八年
晏殊换题
浣溪沙·慈母心
晏殊《完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