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力培养的“三性”
2018-02-12肖燕燕
肖燕燕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PIRLS及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相关资料,我们厘清阅读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建构了“阅读能力的五个层级”:直接提取文本信息、直接推论信息、整合与解释篇章、评价篇章内容及语言形式、延展创造。前一级是后一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我们认为,学生阅读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阅读力的分类不宜机械割裂,需综合考虑,整体实施,在培养阅读力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阅读力”培养的整体性
在阅读教学中,提取信息、直接推论、解释整合、评价鉴赏、延展创造这五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拔萝卜》一文为例。笔者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初步阅读。而后,通过听故事、读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说说参与拔萝卜的人和动物有哪些。学生边交流,笔者边贴图片,以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讲故事,从而达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整合能力。接下去,笔者通过问题“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哪个小朋友能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呢?”启发学生进行推论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推论信息。然后,笔者继续追问:“你们认为萝卜最后拔出来了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上下文,大胆猜测,说得有理有据。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并再次细致观察图片,然后一起来演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真正读到心里去。演完故事,笔者引导学生来评一评这个故事:“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大家畅所欲言。笔者适时点拨引导:“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你帮助过别人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在课的尾声,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读类似的文本《小猫钓鱼》,让学生在直观的对比中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去发现两个故事的共同点,学会迁移运用,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也可以从整体着眼,有机渗透这五种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阅读实践更加全面,更具有整体性。
二、“阅读力”培养的递进性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阅读教学中,遵循递进性原则,就要在学生“现有阅读水平”和“要达到的阅读水平”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有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西门豹》第二课时:课始,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提取信息、整合和推论为前提进行交流,达到检视阅读,培养学生解释整合能力。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阅读,结合课前完成的“十字图”预习单,再次自读课文第10~15自然段,以“我知道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先进行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分享,达到解释信息、分析内容、分析人物、分析文章思想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解释整合和评价的能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紧接着,教者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西门豹的办法真妙啊!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来自学生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应运而生——官绅们当时会说什么?西门豹的方法怎么落实?……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学生通过细读“开渠”这一段,在原有的分析阅读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反思阅读的层面——“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联系文本、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认知作答,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批判,这就是培养了评价鉴赏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不难发现,上述执教教师在整堂课中,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层层推进的,彰显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递进性”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发展规律。
三、“阅读力”培养的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实,阅读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本文提出的五个阅读能力层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以笔者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说明,在评价阅读环节,不仅需要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还需要学生的推论、解释整合能力——
师:课文学到这,你们认同作者的写法及表达的思想吗?
生1:我认同对比的写法,通过国内看大象和在泰国接触大象时截然不同的情形,衬托出了在泰国人与象之间的亲密和谐,也突出了大象是泰国的国宝,体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
师:是啊,对比之下,泰国独有的风情——大象就让人印象更加深刻了!还有谁想说?
生2:我认同作者抓住人与大象的关系来写,这样通过具体描写人与象相处时的情景,使文章的中心——“人与象的亲密和谐”更加突出了。
师:你很善于思考!有不认同的吗?看课题,读课题,再看这些场景,尤其是最后一个场景,你们认同这个题目吗?
生3:我不认同,因为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只写出了最后一个场景,而其他场景沒有包括在内,有点偏题了。
师:你们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吗?
生4:我不认同他的观点,我认同这个题目,因为“与象共舞”中的“舞”不仅指跳舞,还指关系亲密,和谐共处,这里是一语双关。
师:你不仅看到了表面,还看出了它背面的含义,真棒!
上述教例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虽然是逐渐提高的,但在一些环节中,也不乏多种阅读能力的交叉运用,如在“评价阅读”环节,学生在评价文章的写法、思想、题目时,不仅仅需要评价鉴赏能力,而且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推论、统整,才能得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评价鉴赏能力的形成必须先具备推论、统整等这些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培养过程,不可机械性地割裂开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