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冷凉灌区黑小麦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2018-02-12赵连芝贾改秀刘占鑫陆建军姚志兵
赵连芝,杜 蓉,贾改秀,刘占鑫,陆建军,姚志兵
(1.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院,甘肃 张掖,734000;2.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环保局,甘肃 张掖734000)
黑色食品由于集天然色、香、味及营养、保健等于一体,近年来深受欢迎。黑小麦又称富硒麦,富硒黑小麦粉属纯天然富硒、高钙、高蛋白、高营养、粗纤维的食品[1]。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硒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极不平衡,我国约有72%地区缺硒,硒缺乏是克山病的重要病因[2]。黑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小麦高,这些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均为调节体内生化平衡不可缺少的成分[3-4]。其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普通同类食品所缺乏的,具有降血压、防癌等生理作用[1,5]。黑色农作物产品中脂肪含量较高,且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营养脑细胞,防止血胆固醇沉积[6]。为规范张掖市黑小麦的生产,经大量的试验,我们研究制定了本规程,力争从商品粮生产的源头上抓起,生产出符合优质食品标准的黑小麦原粮。
1 主要内容及适应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育期为98~110 d的黑小麦品种,产量水平5 250~7 200 kg/hm2的优质栽培基础条件,产量结构。本规程适应范围是甘肃省河西冷凉灌区海拔1 850~2 100 m的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 基础条件
3.1 土壤条件
含有机质9~15 g/kg、全氮0.5~1.5 g/kg、碱解氮56.5~68.0 mg/kg、速效磷10~25 mg/kg、速效钾90 mg/kg以上、硒0.29~0.52 mg/kg。
3.2 气象条件
3.2.1 光照 黑小麦生长季节总辐射量271.7~312.7 kJ/cm2,年日照时数 950~1 300 h。
3.2.2 温度、降水 黑小麦全生育期需活动积温1 685~1 850℃,需要达到450~650 mm的降水量。
4 产量指标及构成
4.1 产量指标
5 250~7 200 kg/hm2。
4.2 产量构成
生育期为98~110 d的黑小麦品种,产量构成以主穗为主,力争早分蘖成穗。穗数保持在525万~600万穗/hm2,每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3 g以上。
5 生产技术规范
5.1 选地
选择土壤质地良好,含盐量低于2.1 g/kg、灌排方便的地块。最好不要连作,以免病虫草害加重。前茬最好为豆科或中耕作物,并建立良好的轮作倒茬制度。
5.2 整地与施肥、防草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耕地深度20~25 cm。有冬灌条件时在封冻之前进行冬灌。早春季节旋耕机整地、耙耱保墒,达到地平、土松、上虚下实。播种前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75%~80%。
施农家肥 75~90 t/hm2、N 160~200 kg/hm2、P2O567~107 kg/hm2。氮肥 60%~65%做底肥,35%~40%做种肥和追肥;磷肥80%做底肥,20%做种肥。
野燕麦危害较重的地区,将40%燕麦畏乳油3 kg/hm2兑细沙375~600 kg充分混匀随秋耕翻入。
5.3 种子处理
使用精选后的种子,播种前用适量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拌种。
5.4 播种
5.4.1 播种期 气温稳定通过1℃、土壤表层解冻5~10 cm时即可播种。沿山冷凉灌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5.4.2 播种量 以保苗525万~600万株/hm2、田间出苗率80%计算,播种量为345~390 kg/hm2。
5.4.3 播种方法 结合播前浅耕施入P2O530 kg/hm2、N 15 kg/hm2。按播种量调整好播种机,在准备好的土地上播种。播种后及时耙耱保墒。
5.5 田间管理
出苗期若遇雨雪天气,天晴后及时耙地,破除板结,以利出苗。
苗期管理突出一个“早”字,既早灌水、早追肥,以水调肥,以早管促早发,培育壮苗。灌头水前进行中耕松土保墒。三叶至四叶期灌头水,灌水量1 050~1 350 m3/hm2,结合灌头水追施氮肥37.5~67.5 kg/hm2。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利于黑小麦生长。不建议使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易造成土壤及产品污染。若使用除草剂必须符合绿色食品(NY/T393-2013)农药使用准则。
中期管理主要是合理调节水肥,促控结合。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大而不密,个体壮而不旺,促壮秆大穗,为粒多粒重奠定基础。拔节孕穗期应根据苗情、墒情和地力,适时灌好拔节和孕穗水,每次灌溉量900~1 200 m3/hm2。长势偏弱的地块,提早灌拔节水,且补追N 30 kg/hm2,长势偏旺的地块或雨水过多的年份应适当推迟灌水时间。对群体过大、生长过旺的地块,拔节期用50%矮壮素2 250 mL/hm2兑水750~900 kg喷雾控制。
后期管理主攻目标是防早衰、增粒重。抽穗后灌好灌浆水、麦黄水,每次灌溉量900~1 050 m3/hm2。采用大水快灌的方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75%。灌浆初期若遇干热风危害,应及时灌水并用抗旱剂一号600~750 g/hm2兑水15~23 kg叶面喷施。
5.6 收获
植株变黄、茎节处微带黄绿色、茎秆有弹性、籽粒变硬,呈品种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用联合收获机收获时,一定要将机械清理干净,以保证种子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