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 述

2018-02-12

江苏年鉴 2018年0期
关键词:全省生产建设

【安全生产事故】2017年,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7295起、死亡4410人,同比分别下降17.54%、9.94%。发生较大事故22起、死亡83人,同比分别下降24.14%、15.31%。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0人。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烟花爆竹、民航等4个行业(领域)未发生事故。13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常州、盐城、镇江、泰州、宿迁5个设区市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重点时段、重要节日均未发生有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重特大事故防范】从7月起,在全省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为期4个月的“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共检查企业76532家,排查发现重大隐患2526条,整改2273条,整改率90%,对未整改的,全部落实防控措施。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关于实施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全面摸排辨识安全风险,绘制四色分布图,落实相应管控措施,指导协调江阴、靖江两地开展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一批安防工程,全面推进化工企业“智能化二道门”建设,截至年末,全省有2445家化工企业完成“智能化二道门”建设;在全省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化品行业92家企业试点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平均每家企业减少作业人员72人;投入省级专项资金660万元对连云港、淮安、宿迁三地化工园区的消防站进行升级改造;协调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建立恶劣天气预警预报协同联动机制,健全完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8月1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发〔2017〕18号)。《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任务和具体举措。明确到2020年,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法规标准制度基本完善,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领导责任方面,年内,成立分管副省长任第一主任的11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省、设区市、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部担任同级安委会主任,年初省政府与13个设区市和省有关部门分别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体系。部门监管责任方面,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省、设区市、县(市、区)全部出台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厘清职责边界;南京、无锡等地将安全生产职责纳入部门“三定”方案;制订出台全省安监系统“三级四同”的权力清单和省安监局责任清单,基本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企业主体责任方面,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年专项行动,省政府在南通召开现场推进会,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告知、承诺和报告等“三项制度”,监督企业落实安全责任、投入、管理、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制订出台《江苏省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以苏州市、南通市等创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样板地区为契机,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截至年末,全省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8万余家。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2017年,全省立案总数15891件,事前立案14664件,事前立案数同比上升187%。罚款金额5.3亿元,事前处罚2.6亿元,事前处罚金额同比上升181%。暂扣(吊销)许可证照145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511家,关闭企业484家,曝光企业3129家,依规实行党政纪处分129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28人。省级分5批次在《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曝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企业48家。

【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 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取缔关闭搬迁“红表”企业490家,完成整改“黄表”企业2322家,对326家一、二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进行专家会诊检查,开展危化品装卸作业场所专项排查和化工企业重点部位、重点作业环节专项检查。

矿山工贸行业 煤矿方面:突出抓好瓦斯防治、水害治理和冲击地压预防等3项重点监察,对所有煤矿开展全面安全“体检”,督促整改 “体检”发现的415个问题。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方面: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家家到”执法检查,对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空调系统和快速冻结装置未按要求单独设置的205家涉氨制冷企业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集中整治冶金煤气企业安全间距不达标等问题,对全省作业场所超过30人的277家金属、木质等粉尘企业逐家开展检查核查整治,对发现的隐患逐条逐项督促整改落实,公开曝光13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粉尘涉爆企业。烟花爆竹方面:全年共检查零售点30338家,排查出安全隐患2577条,撤销零售许可证968家;检查批发企业750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50条,全部整改到位。职业健康方面:紧盯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等尘毒危害严重的企业,通过专项督查、联合检查等,严处重罚违法违规行为。

其他重点行业领域 推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和电气火灾治理、城镇燃气、油气输送管道、水利、特种设备、民爆、海洋渔业、旅游、民航、电力、铁路等行业(领域)结合实际,持续深化专项整治。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强化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兴安工作,出台《江苏省安全生产信息化通用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指导意见》等7个建设规范,基本完成“一张图”功能建设,录入20.8万家危化品、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实现省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的互联互通;调整充实专家库成员。强化基层安监能力建设,推动《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4〕13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乡镇(街道)安监机构建设的意见》的落实,截至年末,全省13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配备监管执法人员1212人,1287个乡镇(街道)设立安监机构1267个、配备监管执法人员6016人。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装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在重点企业高危岗位试点设置应急处置卡,提升一线职工应对初起险情的能力;加快国家级(南京扬子石化、徐州油气输送管道)、省级(沿江江阴、沿海响水化工,徐州矿山)专业化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严格值班值守和事故信息报送。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加大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和不良记录的联合惩戒及“黑名单”管理力度;开展以“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先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制度,全年累计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47.2万人。

猜你喜欢

全省生产建设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