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12陈昌华

乡村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田间农药农民

陈昌华 仲 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台市分校,江苏 东台 224200)

东台市是江苏省沿海农业大市,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3.35万hm2,人均0.12 hm2;乡村总人口77.4万人,农业劳动力19.01万人。现有农业劳动力中,外出打工人员占32.7%,在文化程度分布上,初中以下的占12.9%,初中的占72.3%,高中的占13.7%,大专及以上的占1.1%。在现有的村务农人员中,60周岁以上的占21.9%。可以看出,目前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这是普遍现象,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东台市依据产业特色,分别在全市建立了西甜瓜、青椒类蔬菜、蚕桑、苗木等类型的农民田间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农民田间学校实践开展的效果与经验,对怎样提升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农民田间教学困难的办法,可为今后的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1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实践

根据“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基本要求和各村的产业特色,大的村建设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小的村几个共建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遵循“十个有”标准:有一个能容纳30~40人的教室;有一套简易的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学用的投影仪等;有一个精明强干的校领导班子,校长由村支书或村主任兼任,班主任由村财务会计兼任;有一本培训活动记载簿,对每期培训班进行详细的记载;有一个田间学校宣传栏,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介绍,科技示范户介绍等;有一块试验田,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作物品种、农药品种用量、肥料配方等方面的试验,也可以种植示范方、高产片,让农民在接受培训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有一个专家团队,邀请各级农业专家担任学校的技术顾问;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让那些在培训中脱颖而出的科技示范户担任培训教师;有一张交流的网络,通过建立参训农民微信群,把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一套考核机制,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年终进行评比。

农民田间学校需要对农民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时间。所谓对农民培训需求的评估,是通过随机跟农民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农时季节和作物的生长周期,在关键时期培训关键技术[1]。以瓜果蔬菜农民田间学校为例,培训的时间一般在大棚育苗前,对育苗阶段的关键技术进行培训,还有大田生长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适期开展培训。在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过程中,可以建立病害与昆虫园,让农民全方位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类因子的作用。通过修剪枝叶的方式,对病虫害的危害进行模拟,从而确定其最终会不会对产量造成影响,有多大影响,让农民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补偿作用。农民田间学校鼓励农民之间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培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以东台市南沈灶镇贾坝村为例,该村是远近闻名的青椒种植大村,全村青椒达1 100户,种植面积达300 hm2,单户种植面积最大的达1.80 hm2,最少的也有0.13 hm2。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重点培训农药减量使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农民对农药残留及其毒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对农民接受学校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后,对其培训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这里列举农民在青椒生产中使用农药量的数据。培训之前,在青椒生长期,农民平均用药次数在20次以上,多的达28次,少的也有16次,培训之后,通过掌握新的综合防控技术,用药次数平均减少2.8次,每667 m2减少农药成本28.5元。在接受培训的农民中,超过90%的人能够准确判断安全隔离时期,并正确使用农药,而培训之前的比例不超过50%。将参加培训的农民与没有参加培训的进行对比,数据表明,参加过培训的农民使用的农药次数、种类都明显减少,农民参加培训后使用的农药种类约为8种,使用次数也不超过16次,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农民,使用农药的种类约为12种,平均使用次数达23次。据有关部门统计,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开展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全市2017年农药使用总量分别比2016、2015年减少8.40、20.40 t,当年增加粮食产量21.40万t、油料0.78万t、瓜果蔬菜2.30万t,成效明显[2]。

根据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在全市建设各类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促进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东台西瓜”享誉全国。目前,全市西瓜种植面积拓展到18 666 hm2,年产量突破100万t。在三仓镇农民田间学校,通过培训,推行西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全美4K”西瓜获得北京西瓜节中果型西瓜冠军,“黑帅”、双色冰淇淋西瓜等品种全国唯一。“东台西瓜”先后获得了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东台市获得“中国西瓜之乡”称号。二是设施蔬菜规模全省领先。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8万hm2,并建成大棚青椒十亿元产业1个,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45 333 hm2,规模及占比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为“全省发展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三是“东台蚕茧”领跑全国。全市桑园面积1万hm2,年产蚕茧150万kg,桑园面积、亩桑效益、茧丝质量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茅。“星云”“富安”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东台蚕茧”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星云牌”干茧荣获省名牌产品,“FUAN”牌生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高等级生丝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达到40%[3]。东台先后被认定为中国茧丝绸基地、全国高效蚕业示范基地、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四是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7.54%,提前达到农业现代化要求。苗木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销售额超20亿元。新街镇方东村作为苗木产业农民田间学校所在地,常年开展苗木生产技术培训,目前全村育苗面积超200 hm2,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苗木面积近1 333 hm2,构筑起了特色苗木产业圈,被评为“江苏省优质苗木供应基地”。五是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进行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绿色生产方式得到大力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科学施肥全面推行,被评为“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示范市”。

3 农民田间学校发展方向

农民田间学校的建立,缩短了新技术与农民的距离,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4]。发展农民田间学校,是提升农业技术效果,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率的最优方式。要使农民田间学校健康向前发展,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其重视程度。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学校各项培训设施,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以及其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其次,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要合理布局,把学校建在产业链上,方便农民就近就地参加培训学习,使学校的各项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便利性。第再次,要加强农民田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同产业的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同镇、不同县乃至不同省际之间的农民田间学校,都可以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强化对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农民田间学校要真正姓“农”,要真正扎根在“田”,培训工作要正常化、经常化,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红利。

4 农民培训教育思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农业国家来讲,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是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先前的农民培训教育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进行,其内容由讲课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没有针对农民的真实情况,所以其中存在着很多弊端[5]。比如往往过于重视技能教育,不重视基本知识教育,重视市场的需求,忽视了农民的基本需求,等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的进步会受到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农民的培训教育方式需要不断改进创新。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教育,需要尊重社会的发展与知识规律,通过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普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这是目前农民教育的重要一环。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田间学校在农民培训教育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田间农药农民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