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02-12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维度

王 林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8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凸显,年轻人忙于生活和工作的奔波,老年护理问题俨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和热点。因此,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是当前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1老年护理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1.1老年护理特性的需要

老年人由于身体平衡能力差,往往行动不便;生活习惯已养成,喜静怕吵;加上因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一系列其他问题,如睡眠异常、心理异常等等,容易使老年人对护士产生高度依赖性。同时,随着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年轻人越来越多选择城市,加上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给老年人的生活和护理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如农村的老人除了要照顾自己之外,还很可能要帮忙照看留守儿童;城市的居巢老人容易倍感寂寞,孤单、加上缺乏倾诉对象,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再次,从护理行业角度来说,由于老年护理这一行业特性,需要经常加班,偶尔还需夜班,易使护士产生不好的情绪,进而将其带入老年人的日常护理中,甚至出现护理人员对职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出现转行的情况,这些都是护理职业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因此,必须从护生开始,就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

1.2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护理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人文关怀,这对护理行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正如王秋平等人提出:“当前很多护理学院开展了人文社科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不难发现,这些课程要么是公共选修或必修课,要么就不是专业核心课程存在。同时,有些地方学校突出应用型和技术性,忽视教育的人文关怀,如专业技术课程一味强调知识丰富和技术熟练的重要性,忽视护生工作对象和自身的人文关怀的需要”[1]。这种重专业理论知识,忽视护生人文知识和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正如张慧琳等所说:“在重技能,熟技术,缺乏人文关怀的传统意义教学形式影响下,加之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不重视人文关怀,导致刚入职的护生缺乏人文关怀能力和意识,这需要我们及时改变教育模式和护理管理模式,一方面积极加强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不同方向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培训工作,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素养。”[2]因此,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要想在未来行业中引领潮流和占据前沿,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突出护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凸显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护理人才。

2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人文关怀理论由Waston于1979年提出,他在《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及其本质,指出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实质是爱心的人际互动。护理人文关怀是护士将理论知识付之于实践,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患者康复的过程。李旭认为“护理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护理的实际过程中,将自身的人文情怀付之于患者需要的人文关怀情感上。”[3]李小妹等认为“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人员主动尽自己技术和情感所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一种必备素质。”[4]因此,人文关怀是护理从业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这种技能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改变和提升的。

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方面,从老者角度来说,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对需求也不一样,老年护理更侧重于老者自身或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物质需求相比,这一阶段更加看重精神需求。现代社会的老年护理更多的是社会或政府养老结构,而这些机构只能解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无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因此,此时老者需要更多的是人文关怀,比如说亲情,语言乃至生活的交流都能让其找到自我价值实现,找到归属感。另一方面,从护生职业发展来说,护生从业后,面临各种压力,难免产生情绪、厌恶护理行业,导致人生价值和职业错位,容易产生心理等问题。这是护生在满足了基本就业需要的同时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和目标,这一点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体现。

2.2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形成和评价理论

一方面,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即护生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和知识理论学习,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和知识转化为人文关怀能力,在实践的护理尤其是老年护理中发现和了解老年人所需的人文关怀。徐锦江等通过让护生学习关怀理论、进行关怀实践等方法,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5]另一方面,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除了通过老年人护理结果来间接表现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多重维度的评价体系。基础维度包括人类应有的基本人文情怀,如同情、诚信和真诚;较高层次维度主要是考察护生的职业认同和对患者的尊重以及需求的满足;最高层次的评价维度应从对人类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患者人文关怀。

3建立改结构、引师资和重实训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在专业方向基础上建立不同的核心专业课程

当前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建设很多都向专业技术课倾斜,重视专业类和实训操作类,忽视人文课程的匹配。以黄弋冰为代表的学者在突破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上提出“专业分向”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方向进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即在“专业分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设计不同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年老患者关注更多的是寂寞、孤单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等,所以在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要更多地关注人文课程体系,如加强对死亡的认识,对自身一生价值进行肯定等;中老年患者关注的是慨叹命运的不公,自身的疾病是否是绝症等等,加上缺乏相关的医疗专业知识,针对他们要正确引导对疾病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与病魔斗争的勇气。鉴于此,在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时可以引入生命伦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人性格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课程,并将其纳入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必要时针对护生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和活动,积极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老年护理观。

3.2加强老年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很多从事人文关怀教育的老师是从医院或同校聘请的人文类老师,而这部分教师往往缺乏护理一线经验,人文理论知识的教育很多时候脱离了实际,因此,应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文导师的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应和医院长期从事老年护理行业的专业人员(如护士长)进行人文关怀方面的交流,在申报相关课题时,可以采取相互合作,定点观察、发现护生在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聘请他们作为护生的专业人文老师。其次,加强“双师型”的人才培养。对从事护理专业性人才进行人文知识的培训,增强其人文知识和情怀;可以让人文教师深入到临床一线,培养老师发现实践前沿出现的问题,进而讨论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进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发展。最后,在加强引进老年护理专业教师的同时,积极开展人文相关知识培训工作。一方面,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在参加本专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参加人文社科类培训,并将其纳入到评职称等考核体系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经验且具有人文社科类背景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便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实现专业建设的新起点、新发展,占据理论研究的前沿。

3.3重实训,促评价,不断优化和完善护生在老年护理方面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

针对当前在行业发展中护理人员出现的缺乏“人情味”和职业认同感等问题,应在加强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和发展纳入到实训评价中并使之常态化,让护生在接受了基本人文关怀知识概念同时将人文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操作中,增强其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一方面,需要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大实训环节,提高实训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实践中,可以借助基于仿真环境下的实验室,护生对患者开展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化人文关怀考核和跟踪,及时指出问题并反复训练,直至熟练。实训评价考核中,可以设立多层次维度评价体系。基础维度应包含同情心、真诚等人类一般共有属性;较高层次维度主要是考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患者疾病处理职业平衡能力;最高层次的评价维度是其对人类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患者人文关怀的综合能力。“以评促建”,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和丰富人文关怀评价和考核的实训内容,不断优化老年护理人文关怀考核体系,提高老年护理水平。

4结束语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既需要高校教育系统的大胆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文关怀项目的实训、评价体系建设;也需要护理行业和社会大家庭的认可,将人文关怀能力作为评价护理人员的重要指标和考核标准。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维度
人文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