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行血浆置换的护理体会
2018-02-12周瑞真
周瑞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福建 厦门 361000)
血浆置换是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期间患者的护理对疾病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13例行血浆置换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观察及护理
1)患者突然发病,病程进展快、病情重,加上对血浆置换的原理及效果缺乏了解、高昂的治疗费等,均加重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告知该操作的流程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并使之了解治疗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既往同种疾病患者采用该项方法的满意治疗效果。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巧,同时注意自己的语言,安慰患者,讲成功患者的经验效果,使病人消除顾虑,自觉及时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协助医生让患者签署特殊血液净化治疗同意书和血浆置换耗材使用同意书,以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2)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具有插管迅速、血流量充足、稳妥安全、留置时间长等特点。中心静脉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和血栓形成,每次血浆置换后应用肝素钠盐水封管,无菌敷料入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3)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主动多询问患者有无主观不适,观察血管穿刺处有无肿胀。
4)嘱咐患者放松不要紧张,如有瘙痒、疼痛、麻木、畏寒等不适应立即告知。
5)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神志、皮肤颜色、有无红疹瘙痒、生命体征变化。重症肌无力患者尤其要注意呼吸,嘴唇有无发绀,血氧饱和度,谨防肌无力危象发生。
6)冬季年老体弱患者易出现畏寒,注意保温。
2 常见报警及处理
空气报警:管路安装不妥;静脉壶液面过低;管路内有气泡。
动脉压力报警:血流量不足,动脉管受压、扭曲;患者低血容量状态。
静脉压力高报警:患者体位改变,管道受压、扭曲;管路内有血凝块。
静脉压力低报警:管路断开或有裂缝;血泵流速过慢或报警限太高;压力传感器故障。
滤器前压报警:提示滤器阻力增大,滤器凝血。检查压力传感器或管路是否通畅。
跨膜压报警:过高检查滤器是否凝血,管路扭曲或夹闭;过低检查血流速、置换率、脱水率。
漏血:滤器破膜,废液壶放置不好或未装满。
假报警:黄疸或服用利福平等药物。
平衡系统报警:液袋未正确悬挂、摇摆、破损;插入滤液袋根部的针头打折、扭曲;夹子未打开。
传感器报警:压力传感器在15秒内没有感觉到压力变化。注意正确安装。
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过敏反应:大量输入异体血浆所致,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畏寒、高热,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可在血浆置换前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
低血压:可适当使用升压药。
出血倾向:与应用抗凝剂有关,血浆置换前和结束后半小时应常规监测出凝血。
溶血:注意所输注血浆血型,如有异常立即停止。
血行传播的疾病: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感染病毒性肝炎和HIV的危险。
血浆置换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早期发现各种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