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青时期习近平的读书观及其启示

2018-02-12屈海香

关键词:梁家广大青年知青

屈海香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控制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近七年的知青时期,习近平对读书观进行了实践与阐发。通过读有字之书以修身立德,“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1],对“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思考;通过读无字之书以了解实际、懂得人民,“收获到一部不著一字却可以受用终生的人生宝典”[2]450。“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2]383,“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基础上”[2]401。习近平的读书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读书修身立德、站稳人民群众立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读有字之书以修身立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手执一卷可以上对邃古的哲人,远对绝域的学者,而仿佛亲聆其以言词吐露毕生思考的心得。”[3]古往今来,很多圣王先贤都是读书治学的楷模,留下了许多关于读书劝学的警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这,笃行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等等。七年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即把读书当做充实自己的良好办法,修身立德的有效途径,“修其心、治其身”“读书即是立德”。

1. 为什么读书?

习近平酷爱读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初到梁家河时,习近平带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棕箱,迎接知青的村民纳闷“这个小箱子看着不大,咋真么沉啊?”后来才知道那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书。村民梁玉明说:“习近平读书并没有明显的功利性,也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2]165社员到他的窑洞去,都说:你看这炕头上的书堆得满满的!这足以说明他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知识。正如习近平说的:“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需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作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2]344习近平将读书看作启迪思维、锤炼意志的好方法。“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以伴随人的一生。”[2]56“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夙愿。”[2]44

2. 读什么书?

习近平读书内容非常广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方面,习近平反复阅读了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书籍,并就《国家与革命》里阐释的一些问题与朋友们探讨,结合国家实际做了深入思考。历史著作方面,通过阅读苏联版的《中世纪史》,习近平对欧洲诸国的发展史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研读《史记选》《汉书选》《后汉书选》《三国志》,满足了他对中国经典古籍的浓厚兴趣。文学作品方面,习近平非常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离骚》《古诗源》《李白诗选》《三曹诗选》等优秀作品给他带来强大的正能量,让他领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习近平同样读过非常多的外国文学名著。《静静的顿河》《九三年》《战争与和平》《一九一八》《悲惨世界》等人文色彩浓郁的名著使得他的思维和视野得以开阔,心灵得到滋养。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方面,《毛泽东军事文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十大军事原则》《战争论》《罗斯福见闻秘录》《核战争与对外政策》《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等著作和文章让他领会了博弈思维和战略思维,帮他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他的启蒙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2]43-52

3. 怎么读书?

第一,注重方法。读书注重分析对比,“经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地扩展阅读书中的知识”[2]41,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喜欢独自思考,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又善于同他人讨论切磋,以起到活跃思想、拓展思路的作用。第二,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尽管知青生活白天劳动强度大,但是,晚上回窑洞后,习近平还要在炕桌上的煤油灯下长时间阅读,“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2]209以至于他颇有感慨地说:“农村知青生活可真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高度结合呀!”[2]40第三,刻苦学习,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几乎视读书如吃饭、喝水一样必不可少,是同样重要的生活内容。正如他所讲的:“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1]

二、读无字之书以了解实际、懂得人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必须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懂得实际,理解人民,站稳立场。我国古代不乏论述实践观点和人民立场的至理名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一勤天下无难事”“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乐民之所乐,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等等。插队时期的习近平通过阅读社会这部无字之书,增加了他对国情的了解,培养了他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

接触实际,才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实际”。知青岁月的习近平通过扎根农村收获到一部不著一字却可以受用终生的人生宝典。在谈到梁家河的经历时,习近平说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2]401“不好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2]233

第一,读懂中国实际。七年插队期间,习近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耳濡目染陕北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中,“读懂了‘生活’这部大书,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大书,读懂了‘实际’这部大书。这些‘书’上虽然没有字,却比有字的书要深刻得多,对人的教育作用要大得多。”[2]394与习近平坐同一趟知青专列到陕西延川插队的艾平说道,农村生活本身确实使知识青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下乡插队让我对中国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2]392“梁家河的经历让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基础上。”[2]401“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2]401

第二,磨炼意志品格。2004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访谈时,曾经回忆起自己知青岁月时要“过五关”历练: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4]。在当地老百姓的包容帮助下,习近平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长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2]100。梁家河村民王宪平说,“近平离开中学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在梁家河,虽然艰难困苦,但这段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共苦共患难”[2]232“对近平的思想和价值观起作用的,并不是标语、口号和高音喇叭的灌输,而是知青岁月那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2]233。

贴近人民,方能真切感受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养尊处优的人永远都不会了解生活的艰难,哪怕是人们的衣食住行。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在与当地农民朝夕相处中建立起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培养了他的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的深厚感情,树立起了为群众做实事的始终不渝的信念。

第一,站稳群众立场。一个共产党的工作者要真正站稳群众立场。梁家河村民武晖说道,1972年到1973年这两年,是近平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个时候,近平的思想有很明显的转变。他渐渐意识到了,他苦苦盼望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的脚下!……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2]244与习近平一起插队并住同一孔窑洞的雷平生说,“梁家河农村插队劳动磨炼学习的经历,是近平思想、觉悟、感情的出发点”[2]26,“已经担任党的总书记的近平,依然对困难群众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我就有很多感慨,知道这种真情来自他当年在梁家河上山下乡的经历,来自他从知青时代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2]26

第二,为群众干好事。“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2]232“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2]194“这不是自己升迁业绩的筹码,而是没有其他任何兴趣能够替代的人生乐事。”[2]81他闯劲十足地带领老百姓做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富民的事情: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和代销点、开缝纫社和磨坊、修道路和梯田、建淤地坝、打大口井、办扫盲班等等。特别是建设沼气池这件事,习近平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勇于开拓直至取得成功。“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的第一盏沼气灯,一举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2]327当时当地流行的快板《大办沼气就是好》中“北京知青习近平,他和咱老百姓心贴心”[2]330一句更是反映了习近平为民务实、群众生活无小事的立场,这种精神,最终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不懈奋斗成就了习近平入党、提干和上大学,他先后获得了延川县委的通报表彰和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先进个人。

三、习近平读书观的启示

习近平的读书观既包括读有字之书以修身立德,又包括读无字之书以了解实际、懂得人民,实现了读书与实践的相互结合,理论学习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的读书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身本领、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对于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党员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增强学习本领

学习是领导干部的本领,而且是真正的看家本领。“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5]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和善读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党员干部要做到经常读书。读好书:习近平曾指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善读书:善思、博览、笃行、贵恒。难在“思”,坚持阅读与思考统一;重在“博”,坚持学习与工作结合;要在“行”,坚持读书与运用结合;贵在“恒”,坚持当前与长远结合。[6]

2. 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站稳人民立场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2]39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399。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我们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这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开展党的政治建设、增强政治领导能力的根基。坚持人民立场,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三个有机统一”: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共建、由人民评判有机统一;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一切有机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有机统一。[7]站稳人民立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必须珍惜人民的信任信赖;必须善用人民当镜子。[8]体现人民立场,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追求;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目的。”[9]

3. 广大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到陕北插队是习近平的人生第一站。习近平的“人生第一站走得更扎实,他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得更好”。[2]418七年知青岁月期间,习近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立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2]348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第一,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广大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第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用一生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第三,广大青年要做到“心中有祖国,肩上有责任,身上有正气”[10],永远奋斗,砥砺前行。在实践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4. 广大青年要勤奋读书,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

广大青年要自觉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深刻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读书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即有一日之益。”“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11]通过读书学习,“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2]。第二,要充分认识读书治学所具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并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就可以说是要有决心、有恒心,刻苦钻研,循序渐进。”第三,要努力做到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通过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自己锻炼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广大青年要知行合一,以奋斗实践促进成长成才

广大青年要自觉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做到知行合一。青年习近平虽然博览群书,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特别注重将读书和实干结合起来。“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与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2]81,广大青年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第二,在实践中扎根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当代青年要树立担当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拼搏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要走在创新前列,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活力。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论从事哪一行业,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打造人生精彩。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3]第三,在实践中激扬青春力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只争朝夕的行动者,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处于新时代的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4]

猜你喜欢

梁家广大青年知青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难忘知青岁月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