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8-02-12陈其非
○文/陈其非
四川省基本情况
四川的气候条件类型很多,垂直差异很大。俗话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象地说,四川的气候就是浓缩的中国气候。四川的山地占74%,丘陵占10%,平原占8%,高原占7%,其中耕地有9 800万亩,其中73%分布在盆地的底部,这就是四川的自然条件情况。
近十几年来,四川的机构变化对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农机化机构经历了多次变化,1996年以前是省农牧厅的二级局,副厅级单位。1996年以后成为参公事业单位,副厅级单位。1999年成为独立的参公事业单位,正厅级。在2009年又与省农业厅合并,当时保留了四个处,机电提灌处、监理处、农机化处、装备处。到2013年,农业厅与畜牧局合并,又进行一次改革,农机由四个处室变为三个,装备处和农机化处合并。
四川农机化发展成效
四川农机化发展有一些特点是全国其他省份没有的,第一个是有机电提灌处,这个可能在全国只有四川省农业厅有这样的职能处室。第二个是开展了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这两项一直是有财政投资的,而且有自己的标准,标准还进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内。
具体来讲,首先是农机化投入大幅度增加,比如购机补贴、农机提灌建设、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农机化生产道路20.18万m,现代农业园区农机化生产道路通达率达85%以上;其次,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全程机械化提速;第三,农机装备结构持续改善,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第四,农机服务主体蓬勃发展。“十二五”末,全省农机户达到222万户,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8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1 223个,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27%、6%和145%。2017年,作业服务面积达1 150万亩,合作社收入超过70 000万元;第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机电灌溉行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建提灌站3 810处,12.23万kW;新增提水控灌设备12.02万台,73.96万kW。
四川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
四川省的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前面几位专家已经详细分析过了,我就不再赘述。存在的问题是互通的,原因可能也是相同的。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最近几年特别是2016年,四川省开始深入研究和规划,抓住了几个机会。
第一,通过研究分析,认为阻碍四川省农机化工作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从1996年出台《四川省农机管理条例》,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仅在2004年进行过一次修订,修改的内容不到20个字,这个条例的行政特征非常明显,这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造成的,而且与我国农机促进法的立法宗旨相违背,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和农机发展。上次在重庆的会议上,李伟国司长也提出了农机促进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可能部里也会出台相关的意见,对促进法进行补充和修订,我们已经把农机管理条例纳入了四川省农机化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范围内。
第二,制定发展规划。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针对四川的基础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发展情况、财政情况、投入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在2016年到2017年,首先制定了四川农机化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四川省农业“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制定了四川农机装备发展方案,而且制定了重点行动责任清单和台账;再次配合国务院参事室完成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调研,组织考察了重庆市农机化发展的情况,侧重考察了重庆宜机化道路生产的情况。
第三,推进南方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研究。承担农业部南方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研究,组织开展全省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研究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研究。
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通过制定规划,开展研究分析,我们理清了四川省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方向、改革创新为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农机、农艺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协调融合,突破农机化发展的制约瓶颈,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模式,推动农机装备、作业水平和服务组织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效、高质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机化发展道路。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强化政策研究,优化特色项目,加强制度建设。除了指导思想,还有创新发展原则,一是突破难点,攻克重点,发展亮点,破解农机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二是量质并举原则;三是绿色发展原则,提高农机装备的利用率和生态效益;四是农机农艺融合原则;五是因地制宜原则。
主要工作措施
第一,强化制度建设。根据四川省农业厅要求,把制度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编制《四川省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及重点行动责任清单和台账。为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制度,制订完善了《四川省农机购置补贴违规处理实施细则》《四川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制度》《四川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分配建议流程》等16项制度和内部规程。为强化监督考核和绩效管理,制订了《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农机化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农机化目标考核办法》《农业发展工程农机化项目中期督查办法》。为加强农机化项目管理,制订了《农业发展工程农机化项目申报办法》《农业发展工程农机化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等。
第二,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一是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主要是完成农业部的项目;二是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活动,在“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34个省级全程机械化项目;三是抓好农机化项目实施督导检查。因为现在是按照放管服,资金到县,项目到县,责任到县,农业厅要做好管理和督察考核,这是每年最主要的工作,所以应该抓好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
第三,推进农机化的全面发展。以前四川农机化发展是向北方学习,主要抓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经过这两年的反复调研,反复考察分析,如果走这条路,可能永远都是落后的,永远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适应四川农机的发展,不能满足四川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现在就走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道路,因地制宜地发展四川的农机化。所以提出了全面发展农机化,促进农机化由主要粮食作物向茶业、马铃薯、果蔬、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已完成茶叶机械化50万亩。怎么因地制宜呢?就是刚才刘小伟处长介绍的,在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环节实施农业机械化,2018年,计划安排1 500万元,在12个县进行全程机械化试点,粮食生产机械化和粮油生产机械化,一共安排了3个县,蔬菜安排了3个县,再次就是茶叶和果树,茶叶我们已经推进了50万亩,茶叶在四川是一个主要产业。这次全面农机化,就是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推进。
第四,抓好服务主体。我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过去的一根针就是乡农机站,现在我们认为这根针就是合作社,种植大户,这是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服务主体该怎么抓呢?一是有完善的装备设施,有良好的运营机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二是提倡“两主体四中心”经营模式,两主体是指既是服务主体也是经营主体,四中心是指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加工中心和实训中心,有一个合作社社长自费去了台湾两次,学习和引进设备,学习台湾育秧和插秧,现在他已经占据了成都育秧市场的三分之一,而且他是直接在旱地育秧,因为成都的土地非常珍贵。
第五,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处是在2014年才接手购机补贴工作,是农业厅和畜牧局合并以后才把补贴工作这个职能划到农机化处,以前是在计财处。当时压力非常大,我70%以上的精力都在购机补贴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现在个人的工作精力有所调整,这也使得在2016年到2017年有精力来研究和探讨农机化发展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一是规范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品目和补贴额的调整;二是四川省财政厅配合清理了沉淀资金;三是实行绩效考核,引入了第三方的考核机制;四是省市县开展补贴信息的公开专栏,推行了实时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实时全面公开信息确实是像习近平主席所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五是开展省市县三级督导检查;六是建立属地原则的违规处理原则,通过这两年的试行,成效还是比较显著,处罚力度也是相当高的;七是强化生产化道路建设。生产化道路建设是项目到县实施到县,按照规划方案是符合农意的,工程实施是民间的,工程质量是农民监督的,资金使用是农民审核的,工程建设是农民受益的,这是五个方面的“民意、民建、民监、民审、民受益”的原则。
有关政策建议及解读
一、南方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建议
1. 在南方丘陵山区由各省根据资金规模和生产实际,在中央补贴品目范围外,自选不超过5个品目(或不超过中央补贴品目总数的5%)纳入补贴范围;
2. 将南方丘陵山区补贴比例提高至45%;
3. 将省外户口的个人或在外省工商注册登记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纳入补贴对象范围;
4. 将能解决重要农业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问题,先进实用、性能可靠且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包括列入中央补贴目录范围内及各省自选品目的无法获得推广鉴定证书的成熟产品和新产品)补贴资质修改为已取得法律授权的第三方质量认可和产品定型证明文件或取得新产品鉴定证书;
5. 补贴品目和鉴定品目均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分类标准(NY/T 1640—2015)进行确定,保持一致性;
6. 在设置分档参数时,参照鉴定报告中的检验参数,将满足机具正常使用的必要配置和必须达到的主要功能参数指标纳入基本配置和参数要求;
7. 设定相邻档次间补贴额差异≤30%;
8. 工程建设配套的装备(如设施农业设备)不再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可单独划出部分资金实行项目补贴;
9. 开展对补贴资金进行切块划分试点工作。
二、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配套扶持政策创新建议
1. 设立宜机化土地整治专项基金,对南方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进行补助;
2. 实施农机购置租赁融资贴息补助;
3. 设立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
4. 拓展农机作业补助范围,对农业生产作业的关键薄弱环节进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