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家庭农场发展困境与解决策略

2018-02-12曹太云

乡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场主农场土地

曹太云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所谓“家庭农场”,就是主要劳动力为家庭成员,共同从事农业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目前,福建、广东、上海、湖北、安徽和河南等省区已经开始试点“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而且有利于继续推动“三农”的发展[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又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1 现代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土地难以流转

1.1.1 难以扩大经营规模。农村都有“自食其力,活到老做到老”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农民的惜租心理变得更加严重,难以有效流转土地,故而农场规模难以得到扩大。虽然很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但是他们在农村的土地并没有被遗弃,他们一般选择托付给亲近的人进行耕种。这些外出打工农民如果在城市没有保障,土地就是他们的就业保障,也是其社保保障,他们不会轻易交出承包土地。

1.1.2 土地难以集中连片。农场主获得的土地往往分布较为稀疏,田地设施较差,交通不够发达。

1.1.3 土地流转价格随着物价的上涨而高速上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物价持续上涨,在物价上涨的带动下土地流转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农场主经济压力增大,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秩序,打击了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

1.2 融资困难,工人工资居高不下

1.2.1 融资困难。在经营初期,家庭农场消费较为集中,购置设备、田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都给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制约了其发展。

1.2.2 工人工资居高不下。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工人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故用工工资普遍大幅上涨,农场发展成本随之增加。

1.3 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

1.3.1 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加入相关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仍然较少,他们一是对专业合作社运作不够信任,二是习惯了自我经营、自负盈亏,不习惯专业合作社的管理。

1.3.2 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我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地区没有为农场主提供专门的服务或者服务体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农场主发展的需求。

1.3.3 农村技术指导不到位。政府安排的技术指导缺乏甚至没有,导致农场主很多技术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背离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初衷,也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1.4 农户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1.4.1 农户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小学或者初中毕业,没有受到太多的知识熏陶,虽然有丰富的农作经验,但思想观念有待改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1.4.2 农业生产技能掌握不足。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往往在百亩以上,但仅凭人工劳作是无法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的。农户农业生产技能掌握不足,致使土地生产效率不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1.5 概念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政策导向

1.5.1 规定标准不明确。根据全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具体实践,家庭农场仅仅片面地以土地面积进行衡量,未考虑到技术等其他因素,存在政策漏洞,即规定标准模糊,较易给具体实施带来困难。

1.5.2 政策不够规范。政策实施缺乏针对性,一些急需扶持的农场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

1.5.3 政策利用不充分。具体表现在金融资金支持、工商管理部门审核支持、农业部门技术支持、农场产品销售支持等不同方面。由于农民认识有限,对政策关注度不够高,造成良好的政策形同虚设。

2 现代家庭农场面临困境的解决策略

2.1 强化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2.1.1 稳步推进城镇建设,完善社保体系。让从农村迁居出去的人民生活安稳,获得基本的保障,并进一步完善农民优惠政策,为农民服务,降低贫富差距,让农民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降低其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加快土地流转。

2.1.2 适度集中土地规模。在现有的经营制度管理下,没有集中的土地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增加了农场主操作上的难度,所以要尽量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化,便于家庭农场的管理。因此,针对之前的户户有闲置土地,却可能只出租部分土地造成碎片化现象的情况,可以将出租土地小规模集中到户,逐步将小规模集中到户的土地再集中以形成规模[3]。

2.2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力水平

2.2.1 多层次、多方位扶持,降低制约要素的影响。对家庭农场流转农户土地实行补贴,对创办家庭农场实行补助。为提高农场生产力,政府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如专项发展资金,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农户的积极性,降低制约要素的影响。

2.2.2 多方面、大力度提供保障,加快家庭农场的原始积累。针对家庭农场刚刚起步的现状,应该全面推广,多方面、大力度提供保障,加快家庭农场的原始积累和财富积累。一方面,家庭农场应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发展、提高效率,上至各省农业厅、科技厅等主管部门,下至各地政府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都应为农户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家庭农场应主动依托政策支持,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4]。由于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土地是由村民集体所有,家庭农场在当地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当地的支持保障,家庭农场在其支持下增强自身实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农业的发展。

2.3 政府积极完善服务,作为家庭农场的坚强后盾

首先,建立健全的家庭农场服务体系。家庭农场凭借自身实力难以将农业生产的各个步骤落实到位,因此,可以吸取荷兰家庭农场的经验,为农场主提供运输销售服务,并向农场主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其次,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政府可以派遣拥有农业技术的人才下乡进行指导,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提高产量,减少劳动负担。再者,鼓励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倡导其他农场主进行学习,以先进带动落后,促进家庭农场的整体发展。最后,允许农场主进行抵押贷款,为农场主进行信用评级,根据评级确定其应付利息,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农场主一定的优惠[5]。

2.4 稳步前行,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2.4.1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鼓励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定期从乡镇派遣专家对农民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形成专业化的高水平农业生产队伍,为后期农业发展打下基础。

2.4.2 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给予一定的创业经费支持,吸引更多的年轻大学生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培养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农民人才。

2.4.3 培育现代化的农场主。农场主不仅要具备相关的农业技能,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水平和创新意识,政府应积极培育这方面的人才。

2.5 明确方向,营造培育家庭农场的良好环境

①提高人民对家庭农场的重视程度,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到议程上来;②加强立法,出台具体的法律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让农民安心;③积极为家庭农场主进行技术培训,为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④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遭遇自然灾害时,政府应给农民一定的经济支持,即保证有政府储备专项资金的介入,为家庭农场投保,让农民安心,提高农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6]。

参考文献

[1]伍开群.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3(6):65-69.

[2]杨建利,周茂同.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障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4(2):49-53.

[3]张绪科.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优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3(9):321.

[4]王永静,张晓莉.新疆兵团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其效率分析[J].农业经济,2013(3):58-59.

[5]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95-98.

[6]何劲,熊学萍,宋金田.国外家庭农场模式比较与我国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14(8):103-106.

猜你喜欢

农场主农场土地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农场
Farmer Rescue营救农场主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号农场
我的青春不迷茫——访90后女农场主谌海露
丰收的农场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