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基于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2018-02-11于维浩

创新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句型素养思维

于维浩

英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本文将从英语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角度,结合钱希杰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落实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使核心素养真正融入课堂。

一、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调整英语学习策略,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其具体指帮助学生监控自身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时刻反思其目标是否明确,调整学习策略,获取学习资源并合理规划学习,对选择的策略给予评价。

【教学片段1】

课堂伊始,教师并没有直接进入本课的主题,而是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的学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实录如下:

T: Boys and girls, can you show me your houses, please? (PPT呈现预习作业)

Ss: …(四名学生依次介绍了自己的预习作业)

T: Great! You all have nice houses, right?

Ss: Yes!

T: I also have a nice house.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出示PPT图片)

S: Its on the mountain!

T: Yes, theres a house on the mountain!

【评析与反思】

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There be句型的教授。由于中文里没有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单数与复数的概念,所以對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比较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不能够很好地掌握,与之相对应的be动词的使用就更加难上加难。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使用There be句型的时候,经常混淆、用错There is…和There are…这两个句型。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教师要求学生课前事先预习There be句型,让学生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中操练There be句型,一方面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和部分学生的示范,让学生抓住了There be的重点句型来概括,为即将到来的课文学习扫除了障碍。课堂教学不仅要教授给学生以知识之“鱼”,更要传授学生以学习方法之“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提炼,以There be句型为核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再进行提炼和讲解,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以演替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借助于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其具体是指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让他们在语境中学会如何传递意义,并对语言进行整合和理解,促进人际交流。

【教学片段2】

当教学过程继续深入,开始讨论房间内的各种物品的属性的时候,教师摒弃了以往惯用的拼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采用让学生感知、表演的方式来表现出这些形容词。课堂实录如下:

T: If you see a house in the forest. What will you do?

Ss: I will…(此处讨论可适当借助中文)

T: Now please read the story and answer: What can Goldilocks see in the house?

Ss: She can see…

(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揭示答案:soup、beds)

T: Yes.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

(出示cold—hot—just right。此处教师没有直接出示三个词的中文意思,而是用自己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冷”“热”和“正好”。学生们踊跃上台表演这三个词的含义)

T: There are three beds in the room.

(出示soft—hard—just right。此处教师仍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软”“硬”和“正好”。有了前一个环节的示范,更多的学生争相上台表演)

【评析与反思】

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多种类、多层次、多方位的语言训练活动中形成,而利用综合性语言活动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综合性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语用性和创造性;要有意打通教材、学生、生活三者之间的壁垒,创新设计思路,让学生在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挑战性的综合语言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所学的形容词来对物品进行描述,这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由于这些形容词比较抽象,如何创设有意义、有意味、有意境的教学活动来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成为本节课的关键。本节课中,教师摒弃了以往常用的拼读、跟读等方式,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学习新句型和新单词。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加入有趣的表演,让学生切身感知和学习“软”“硬”“冷”“热”“正好”和It feels…句型。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对语言加以运用和表现。在这样的综合性语言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突破性的发展。

三、设疑布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具体指对概念等知识的分析、推断、分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构建新的概念,实现多元思维。

【教学片段3】

在安排教学步骤的时候,教师继续深挖教材,利用环环相扣的悬念和问题,把原本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得更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在谈论金发女孩见到一个小木屋的时候,教师没有开门见山地出示整个故事的场景,而是利用神秘的森林作为背景,在PPT上缓缓展示一条小路,在路的尽头,有一个小木屋。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orest?”。当学生的答案集中在小木屋的时候,教师从学生的视角转换到女主角的视角继续追问:“What can Goldilocks see in the house?”。从女主角Goldilocks的视角出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用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课堂设疑部分摘录如下: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orest? S: I can see…

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see a house in the forest?

S: I will…

T: What can Goldilocks see in the house? S: She can see…

T: Does she like this soup? S: No, she doesnt. / Yes, she does.

T: Whats wrong with this soup? S: The soup is too…

T: Whats in the room now? S: There are…

T: How is this bed? S: The bed is…

T: What do the bears say? S: The bears say…

T: At last, does the girl arrive home safely? S: …

T: What will happen at last? Whats your idea?

S: …

【评析与反思】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显形式,英语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协同发展。实践证明,课堂设疑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

在师生、生生互相交流地过程中,假如教师只是将这个故事平铺直叙地讲述一遍,势必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再加上许多学生已经了解过中文版“金发女孩与三只熊”的童话故事,而且中文版的故事更加生动和丰满。如何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这个“已知”的故事,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教师围绕故事主线设置了层层递进的疑问来带领学生们思考、探究。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得到了协同发展。在故事的结尾,教师还匠心独运地设置了两个开放式问题:金发女孩安全回家了吗?最后将会发生什么?这两个开放式问题将本节课又推高了一个层面,由对故事内容的思索转向对故事发展的思索,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提升。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21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不仅要从英语的工具性,还要从学科的人文性来考虑英语课程的设置。

小学英语教材既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也是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找寻教材与生活的衔接点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内容,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增强学生文化意识,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句型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典型句型大聚会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