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久然: 坚守30年,与玉米结下不解之缘

2018-02-11盛丽

创新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业部指纹玉米

盛丽

赵久然,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入选2012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赵久然没有像别人那样拼命学外语,考托福出国,他选择做玉米科研工作,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已有30个年头。对赵久然来说,做玉米相关的研究工作是件乐事,换句话说,玉米不但是他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哪天没做和玉米相关的事情,赵久然就会觉得这天像是白过了一样。

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结缘玉米育种

我国是农业大国,掌握玉米育种创新技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粮以种为先,种子作为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玉米育种创新技术,就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我们国家的种子安全。

一个偶然机会,赵久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了美国著名科学家诺曼·布劳格的故事,他放弃优越科研条件到墨西哥边远小镇去创建研究中心为世界粮食保障做出突出贡献的事迹让赵久然特别感动。赵久然心想,“一个美国科学家都可以到第三世界去工作,我从小学上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上了十几年,应该做一点实事,做点工作了。”于是,赵久然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主动提出到北京延庆基层蹲点六年。

培育一个新品种,从最初确定选育方案到选育自交系,再到测交品对,再到区域试验,生产性试验,最后到品种审定上市,顺利的话,也需要5—7年的时间。赵久然认为,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只有耐得住寂寞和不断坚持才有可能取得成果,要有一股不怕失败,甘于坐冷板凳的心态。

在玉米育种研究工作中,挑战和困难是显然的,特别是在玉米中心刚成立的时候,一方面是资金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是育种资源的不足,后者更让赵久然着急。

玉米种质材料是育种必须的基础资源,玉米中心成立之初,只有区区几份玉米材料,与其他科研机构动辄上万份的材料库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为此,赵久然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求兄弟单位、相关课题组和老师的友情支持。有一次路过一个城市,遇到有人正用玉米喂鸽子,就抓回来一把当作种质材料。功夫不负苦心人,2000年,玉米中心选育的“京科2号”“京早13号”两个品种通过北京市审定,开始农业示范推广,玉米中心才开始有了自我造血功能。

攻坚克难,地头结满果实—为玉米育种做出突出贡献

在赵久然的玉米育种研究工作中,北京市科委为他和团队提供了诸多帮助。一方面,从前期研发到后期产业化开发,从机制建设到人才培养都给予了相关项目支持;另一方面,赵久然和团队充分利用市科委提供的激励政策,提高了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稳定了科研队伍。

在长年累月的坚持和各方支持下,赵久然在玉米育种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他主持选育并审定玉米品种100多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品种30个。国审品种京科糯2000,成为第一个在国外审定的玉米品种,多年来该品种实际年播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糯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0%,获得全国鲜食玉米大会授予的“全国鲜食玉米科技贡献奖”。

他主持开展的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居国际前沿水平,构建了已有26000多个品种的全球数量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研制出适用于玉米建库和品种鉴别的SNP芯片检测系统,制定了5项DNA指纹检测标准。利用该项技术为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DUS測试、种子执法及农民权益维护等鉴定样品总计50000多份次,并受到农业部表彰。

他作为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向农业部建议实施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连续多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玉米生产主导技术。作为北京市政府农业顾问专家,他建议实施“玉米雨养旱作节水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着现实需求、环境变化,赵久然的研究重点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下一步,玉米研究中心将继续抓好玉米品种DNA指纹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扩大科技显示度。进一步提升品种检测服务能力,不断满足日益提升的政府需求、社会需求和单位自身发展需求。另外就是进一步加快分子育种研发及应用进度,创制优新种质,出好品种、大品种。

(本文转自新华网)

猜你喜欢

农业部指纹玉米
收玉米啦!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基于自适应稀疏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
可疑的指纹
最饱满的玉米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
农业部:未来三举措推进标准化生产以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