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采伐与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林木森林资源林地

陈 昆

(荣县林业局,四川 荣县 643100)

分析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可知,我国森林资源具有生态脆弱、缺林少绿等特征,因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相关部门极其关注的问题[1]。目前,我国林木采伐与林地管理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不全面、管理保护措施缺乏、采伐不合理、管理制度相对缺乏等方面,对林业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对林木采伐工作进行监督,促进林地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 林木采伐与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采伐问题

目前,我国林木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方面,林木采伐之前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设计,没有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制订采伐方案,导致林木采伐作业出现管理混乱、无章可循等现象,因而常常出现采伐高于限额的情况[3];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有严格监督管理采伐过程,导致林木采伐期间常出现挪用采伐指标、任意改变采伐片区、丈量不准确等问题。另外,过度采伐是林木采伐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采伐可以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这就导致森林资源被过度采伐。长此以往便会过度消耗森林资源,不但对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1.2 林地管理问题

1.2.1 私自变更林地用途。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建设用地,开发商开始寻求林业用地。而少数地方林地管理部门对于国家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不够重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商业用途的方式变更森林资源[4]。同时,部分地方林业部门还会以强征强用、未批先建等方式对林地资源进行占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地管理工作的开展,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1.2.2 缺乏到位的建档管理。分析相关调查统计数据可知,我国林地管理部门在林地建档方面的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大部分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林地档案管理制度,导致大部分林地资源缺乏配套的档案,或者不能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缺乏全面的档案内容。大部分档案仅是以管理框架形成于表面,缺乏实质性内容[5]。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工作人员因工作需求要查询档案时无从下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部门开展林地管理工作。

1.2.3 缺乏健全的林地管理法规。目前,我国在林地管理方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并通过两个不同的行政部门开展管理工作[6]。相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步调不统一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便互相推诿责任。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对于林地管理制定了相关的行政规定,但仅是在林地管理范围内简单地提及,对于林地管理章程建设没有全面深化。由于目前我国林地管理工作缺乏健全的法规体系,导致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无法可依,对林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加强林木采伐与林地管理的措施

2.1 重视宣传,加强林地整治

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林地管理宣传工作,要求各地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将林业法律法规、土地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使各项审批制度得以落实,促进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效应得到全面发挥,使全社会对于林地保护管理、耕地保护管理的严肃性、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的氛围,使山区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根本上强化绿化成果[7]。另外,相关部门要认识到保护林地不但是国务院、党中央的需求,而且是加快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林地保护管理执法检查、土地保护管理执法检查等工作,认真清理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的情况;对于毁林开垦、违法征占林地等情况,要给予严格惩罚;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相关部门在征占用林地的申请中要给予严格审计,避免出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同时,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收取林地资源保护费用、森林植被恢复费用,对有效落实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进行严格监督,使林地占补平衡获得有效的维持。

2.2 重视环境保护,提高林木质量

由于森林资源属于有限的资源,林地管理工作中需要林业管理者及林场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高领导的认识。林地资源在森林资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生态环境的建设情况与林地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8]。所以,相关部门在林地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质量。相关部门应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林业工作者在森林保护上明确态度,明显增强保护森林的紧迫感及责任感,并认真贯彻落实林地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按照法律法规使用林地的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另外,还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全民保护林地的自觉性,对林地环境给予严格保护,建设个人或者建设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林地征占用相关规定集约及节约的相关原则开展林地使用工作。相关管理部门还需要重视监督管理林地资源的工作,加强林场及采伐单位的法律法规教育工作,积极宣传相关的办事程序、政府规定、法律法规等。若在日常管理中出现违法使用林地行为的情况,要及时制止,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整改,并按照相关法律要求进行查处。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林地保护意识,促进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3 统一两者关系,提高林木管理有效性

林业管理部门对于林地管理及林木采伐的关系需要进行统一,确保两者能够处于协调一致的状态,不仅能为今后顺利开展林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林业管理者、林业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但是,在林业工作中要想整齐规划、全面协调林木采伐与林地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林业管理人员、林业工作者调动自身的智慧以及挖掘相关潜力,有效处理两者的相关性,并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制定林地管理与林木采伐相互统一的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对管理行为、采伐行为进行规范,使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采伐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站在机制层面的角度上,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为林地管理与林木采伐相互统一提供保障,促进林地管理与林木采伐的公信力、执行力得到明显提高,确保能在相关规范要求下开展林地管理工作,使执行机制的效力、效率得到明显增强。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需要重视人员素质的培养,采用定期开展培训课程的方式,使林业工作者、林场工作人员强化且提升自身以林为家、护林、爱林等工作意识,并在有原则、守规则、高品质、高素质的状态下开展工作。

2.4 优化林木采伐管理措施

首先,全面开展林木采伐公示制度的制定工作,重视营林的监督与指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加大林木采伐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公示林木采伐限额。若采伐林区达不到林木采伐计划的要求,需要在林业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或者部门告示栏给予公示。对于林木经营者质疑采伐计划或者采伐审批的情况要给予及时公开答复。上级林业监督机构及主管部门需要重视林木采伐指标审批与分配的监督工作,且每隔一段时间将监督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公布,若出现不合理分配采伐指标的情况,要给予严肃处理与通报批评。

其次,健全林木采伐管理方法。例如,林业部门要限额管理林木采伐指标,并以林木经营方案作为前提对各个年度林木采伐总量进行确定,单向控制林木采伐工作。同时,需要建立木材年度采伐计划来规范采伐作业,且做好备案工作,根据采伐实际面积控制林木采伐工作。

最后,分类管理林木采伐工作。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资源,不开展采伐限额管理,由林木经营者自主经营及采伐。林业用地上的林木资源,则需要严格控制采伐量,并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对于商品林的抚育采伐或其他采伐指标,可占用主伐指标,并且商品林采伐指标可结转使用。如果是重点公益林,需要对森林资源给予严格保护,避免以任何方式进行采伐。一般公益林要进行更新采伐及抚育采伐,应给予切实保护,禁止结转使用公益林。

3 结语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林地管理混乱、林木采伐过度等问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完善林地管理及林木采伐工作,促进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董玮,田淑英,刘浩.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多维度公共政策选择与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11):149-158.

[2]吴叶,张红霄.行政地役权的国外立法实践对我国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J].林业经济,2015(1):32-39.

[3]许凯,张升.集体林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基于7省3500个样本农户数据[J].林业经济,2015(4):12-20,46.

[4]何文剑,徐静文,张红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7):128-136.

[5]何文剑,徐静文,张红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如何影响林农采伐收入[J].农业技术经济,2016(9):104-118.

[6]邓华锋,陈仪全.集体林区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系统分析及策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7):5-8.

[7]印红.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提供保障[J].林业经济,2013(12):3-7.

[8]吴落军.关于森林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以四川、云南为例[J].林业建设,2017(3):22-25.

猜你喜欢

林木森林资源林地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