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2018-02-11黄国栋

乡村科技 2018年26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城乡规划

黄国栋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 常州 21300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划时代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这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精髓,是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1-2]。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农村地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面临的又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将为农业提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3]。如何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农业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具体而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重视以下4个方面。

1 厘清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发展迟缓、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教育医疗、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4]。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将被打破,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在新时代,应重新审视城市与乡村定位,重塑城乡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与乡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城市的建立脱胎于乡村,其发展更是离不开乡村提供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农村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城市为之提供资金与技术等先进的生产要素。城市有城市的优势,乡村有乡村的特点,两者共存共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统筹发展。传统的城乡统筹主要是以城统乡,依靠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因此,在资源要素的配置上一直是城市优先。城乡融合发展,实质上是要求城市和乡村利用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应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向农业农村进行倾斜,让农民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对标接轨,补齐农村的民生短板,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5]。

2 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不能贪功冒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应稳扎稳打、蹄疾步稳、循序渐进,做到科学规划,并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6]。其中,“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规划的根本要求,“生态宜居”是制订乡村规划的重点,“乡风文明”是衡量乡村规划的标尺,“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规划的保障,“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规划的目标。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应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2.1 生态优先原则

在编制规划时,应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坚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 以人为本原则

规划的出发点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编制时应立足现状农情,关注农民实际需要,尊重农民意愿,重视农民发展,引导农民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建设农村、振兴农业的实践中来。

2.3 文化特色原则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有物质形态的空间规划布局,还要具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规划应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弘扬现代文明风尚,实现多元素的文化融合。

2.4 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乡村在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产业特色、乡土文化和基础设施条件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规划应科学认识和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乡村规划建设经验的同时,绝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模式,避免形式主义带来的“千村一面”。规划应重视实践,尊重现实,因村施策,扬长避短,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在开展乡村规划时,一定要紧扣国情农情,凡事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不开空头支票,重视乡村规划理念创新的同时确保规划有人气、接地气、切实可行。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探索符合乡村特质的发展道路。

3 培养引进并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农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土生土长的农民群众。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点燃其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当然,乡村振兴仅靠农民群众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够领着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才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持续流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选才用才方面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6]。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三农”人才队伍,具体可以从引进、培养和保障3个方面着手。

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逐步加大农村招才纳贤力度。结合农村发展需要,采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企业自主对口引进等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招揽高素质人才,对农村地区紧缺的高端人才应专门制订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三农”工作人才队伍结构。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全力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创业能手及其他优秀务工人员回流农村支援乡村振兴。

3.2 强化乡土人才培育,提升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立足当地农民群众这个庞大群体,从中遴选文化基础较好、积极好学、追求进步的青年农民,根据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将其培养为生产和经营能手。对乡间的“土专家”“田秀才”实施定向培养,提升其科学技术、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将其培育为高级农技员、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具体可以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夜校、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行业协会等资源,采取集中培训、继续教育、挂职锻炼、网络讲座、现场指导和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强化乡土人才培育,使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3.3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激发农村人才队伍活力

当前,农村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与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人才不断流失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最大问题。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深刻反思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从源头上予以解决;其次,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人才所想,全力解决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再次,允许并鼓励城乡之间人才自由流动,制订和完善人才管理策略,为人才引进、人才开发提供政策保障。

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想留住人才就应考虑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加大对人才的人文关怀,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多方式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服务基层、振兴乡村的活力。

4 构建多元投入格局,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乡村振兴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严格遵循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并落到乡村振兴实处。同时,吸引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构建多元投入格局,补齐农村市政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短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相应的,农村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挖掘符合发展需求的产业和项目,承接多元资本进入农业发展领域。积极利用资金和技术下乡的契机,以农业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导向,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把更多的农业附加值留在农村,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城乡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城乡涌动创业潮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乡村规划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江油星火村为例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