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乡村建设对我国“留住乡愁”的启示

2018-02-11张雪梅肖海艳

乡村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乡愁故乡日本

张雪梅 李 琴 肖海艳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乡愁,对于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而言,从来不缺对他的解释。古诗中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近代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20世纪80年代初美籍华人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唱响了海外游子思乡的心。

同样,日本也是一个不缺少乡愁文化的国家。日本著名诗人石川啄木因为长期离开故乡,居住在日本大都市——东京,忍不住强烈的思乡之情,写下了“ふるさとのなまりなつかし 停車場の人ごみの中に そを聞きにいく”的诗句,诗词大意是:故乡难忘绕心头,停车场中觅乡音。全诗充满了对浓浓的乡音的渴望,读来让人无不动容[1]。

在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中国农业文明社会中,乡愁是那样自然,如同村头的小河,静静地流淌。但是,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脚步加快,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大踏步迈进,村落正在一天天减少。据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调查统计,由于自然性毁损、建设性破坏等原因,目前中国传统村落正以平均每天1.6个的速度快速消亡。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建筑风貌、人文环境、自然生态和依托这些而产生的乡愁情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

此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受到重视。2013年12月12—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考察时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苍山洱海旁,看到当地的发展,感慨地说:“你们的房子,很有样子!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他还说道:“农村要有农村的样子,农村和城市是不一样的,城市住的是‘水泥格子’,农村住房才接地气。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3]。”

从以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大致可以看出所谓的乡愁离不开乡土味、乡村风貌、青山绿水等元素。

1“乡愁”的定义

当下,“乡愁”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依恋,而是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在国家战略中反复出现,“留住乡愁”已成为国家大政方针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政治含义。那么现阶段,我国政府强调的“乡愁”具体是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陆邵明在2016年8月29日的人民日报的《留住乡愁》中对乡愁作了比较全面的诠释: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要素与风貌景观,如日常生活物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这些可统称为‘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4]。

从陆邵明教授的定义中不难看出,所谓的“留住乡愁”,就是首先要留住一些有形的东西,即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其次要留住无形的东西,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保留下了有形的东西相当于为子孙保留下了文物,留下来无形的东西相当于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留住乡愁”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5]。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除旧布新将是一种必然,有些乡村将不复存在,更不要说建立在乡村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记忆,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一对矛盾。要想顺利地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适当借鉴日本的当代农村建设中的经验。

2 日本当代乡村建设的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现代化发展进程加速,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如同当代的中国一样,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了城里,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萧条,乡村地区的生活与社会基础弱化,农村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社会活力丧失。同时,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不得不废弛,乡村淳朴风俗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也日益沦丧。另外,随着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乡村历史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乡村文化失去了传承的载体。

为了延续乡村文化价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首先发起了旨在保护乡村建筑及文化的造街运动。从1966年起,国家每年投资大量的钱财用来保护市町村地区的历史村落、街道、古建筑、人文景观,推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日本发起了造乡运动。如果说造街运动保护的是农村物质及其文化,而造乡运动保护的则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通过造乡运动,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提高当地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发扬乡土文化的魅力。在造乡运动中,日本各地推进人、地、产、景与文化的结合,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升了农业和乡村发展的多元价值。日本一些地区开展“故乡运动”,类似于旅游,但又不同于旅游,采用会员制让游客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另外一个家,能在有限期内享受本地住民的优惠待遇,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也让会员产生了回归故乡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又创新性提出了“生活工艺运动”,结合本地某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高档产品深加工,生产高档家具等,接着又开展了“地区自豪运动”与“保持健康运动”,形成健康社会。

再次,推进乡村生态景观建设。“魅力乡村建设”不仅需要产业发展和人文传承,也需要推进景观建设。如果没有景观的营造和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文传承是难以推进的。日本在“魅力乡村建设”中,通过打造森林、农田、村落建筑、园艺载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体,推进了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形成了乡村聚落景观化、民俗文艺景观化等综合性特征,推动了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多乡村由于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面临着合并或撤销,但通过推进生态景观建设来开发乡村旅游业,激活农村经济,促进了外出人口返乡潮的形成。

最后,除了建立生态景观之外,国家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通过建立涵盖城乡的交通、通信、社会服务、文化教育等公共产品,不仅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地理差距,更拉近了城乡之间的人心联系,促进了乡村价值的综合发挥。

3 日本当代乡村建设对我国“留住乡愁”的启示

首先,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延续乡村文化价值,提出了旨在保护乡村建筑及文化的造街运动,为了保护那些遭到严重损害的历史村落、街道、古建筑、人文景观,日本每年花费大量的钱财。而当下中国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振兴即将大刀阔斧进行时,面对着一些古街老村不知如何安置,日本的发展历程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党和政府提出“留住乡愁”的方针。

其次,日本地方在造乡运动中开展“故乡运动”“生活工艺运动”“地区自豪运动”,活跃当地经济,制造人气,才能促进当地的繁荣;留住当地的本土人,才能挖掘当地的文化,提高当地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发扬乡土文化的魅力。这就启示我国政府要振兴乡村,就要在激活乡村经济、留住乡村人上下功夫,如果没有人气,只是在人丁不兴旺的地域上一味地进行人文的挖掘,则效果甚微。

综上所述,中国要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在乡村建设中不仅要做好硬件方面的建设,更要注意软件方面的建设,呵护乡情、保护乡情,最终做到留住乡情。

猜你喜欢

乡愁故乡日本
故乡的牵挂
日本元旦是新年
永远的乡愁
走在故乡
探寻日本
乡愁
月之故乡
九月的乡愁
《故乡》同步练习
《黄金时代》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