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探讨
2018-02-11刘淑妍
刘淑妍
随着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在一些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者付诸了大量努力,但农机新技术推广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人们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农机组织的号召带动作用
现阶段,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兴起了多个农机合作社,它们在农业发展和提振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合作组织是农民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基层组织[1],在这些农业机械合作社中,大部分是农机大户或承包农田的农场主,他们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带头人,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带头作用。因此,在进行农机新技术推广时,必须以农业机械合作社中的带头人为重点,因为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对农机新技术充满好奇,加之自身拥有大量的农田,愿意尝试新技术,可借助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他们的带领和号召下,其他农民也能接受并尝试新技术,从而提升推广效果。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要抓抓农机合作社这一重点,细心、耐心地向他们介绍农机新技术的特点和对农业生产产生的积极影响,只有带头人接受,积极号召并带领全村农民使用,才能为农机新技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 注重信息化建设
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新技术的大力推广。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农机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人们把握住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信息化建设的总阀门,敏锐洞察广大农民对农机相关信息的需求,加大农机新技术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第一,针对一些农村地区对农机新技术推广网络建设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网站服务功能,使各项信息化建设得到普遍提高。第二,针对某些农村地区对农机新技术推广重视度不高的现状,不断提高农机新技术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真正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第三,注重对农机新技术推广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
3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素质
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作为新技术推广的主体,其自身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推广效果。因此,农机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对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的岗位培训,抓住各类培训机会并提高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可选派农机新技术过硬的推广人员到外地参加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进而掌握更多的新技术,丰富农机新技术和推广经验,从而能传授和指导身边的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提高自身农机新技术水平,具备推广技巧,将农机新技术推广给更多农民,让新技术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经济提效的推动力。
4 多措并举向农民传授农机新技术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应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要学会基层工作技巧,与农民打成一片,成为农民信任的朋友。同时,可采取面对面向农民传授农机新技术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或开展农业知识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采用“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2]。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最担心的是新技术不会应用,应集中培训将农机新技术的理论传授给农民,然后再请农民到项目示范基地现场观摩,通过现场观看农机新技术应用效果,使其认同,从而有兴趣将所学到的农机新技术理论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经过这种培训,使农民认识了农机新技术、接受了农机新技术、熟悉了农机新技术,从而在实践中能大胆应用农业新技术。
5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多的农业机械新技术会被推广和应用,它将很好地惠及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经济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各类组织,发挥农机合作社等组织的带动作用,不断支持和鼓励农民使用农机新技术。同时,加大农机新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另外,要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胜任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向农民传授新技术,使农民熟练应用新技术,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