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管理
2018-02-11郭必梁
郭必梁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作业的工具,其先进水平和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水平,但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对于先进的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乡镇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推广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和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1 乡镇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推广机构老旧,信息不畅通 乡镇设立农机站,农机站负责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和管理工作。在现代的经济体系下,这种模式的各种缺陷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第一,机构老旧,运转不灵。乡镇农机人员隶属于乡镇农机站,管理的模式是“分块管理”,市农机的管理部门,甚至无法对乡镇农机人员进行直接地管理和调遣,从而导致机构的运转不灵。第二,推广的模式不能与现代的经济体系相匹配。现代经济环境下,农民经营的自主权得到加强,而乡镇的农机推广依然是通过行政的推广和行政方面的干预进行,显然,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2 推广人员队伍结构不科学,整体素质不高 乡镇农业机械的推广人员大多是年龄偏大的中年人,缺乏必要的完整的专业培训,导致技术操作不熟练,专业水平偏低的局面。乡镇农业机械的推广人员知识结构比较陈旧,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整体素质不高。笔者从XX县乡镇中抽取9个乡镇的农机站进行数据统计,在9个乡镇中,55名农机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0人,工程师8人,本科文凭17人,大专文凭21人,高中和中专文凭17人。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农机工作人员甚至是兼职人员,兼负责计生工作或者其他工作。由此可见,乡镇农机人员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1.3 农机购置补贴滞后,范围狭窄 农民购置农机大部分集中在农忙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而农机补贴发放大多是在农忙之后,甚至有的补贴发放滞后,需要漫长的等待。此外,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由于农机购置补贴存在名额问题,许多农户为了抢占名额,选择提前购置农机,而在补贴将要发放的时候集中申请,导致农机购置补贴紧张的局面。对于农业机械,由于大部分供货商缺乏售后良好的跟踪服务,农机的维修责任就落到农户自己身上,由于有的农户不具有维修的技能和知识,再加上农作物近年来价格较低,农民增产的同时没有达到增加收入的效果,农机购置的意愿下降,严重影响农业机械化推广进程[1]。
2 完善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管理的对策
2.1 改革农机机构 提高信息化程度 第一,对乡镇农机部门的机构进行改革,需要确保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得让农机人员兼职其他工作,专业专干,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提高操作的能力,调整农机机构年龄结构和专业化结构。同时,对各个乡镇都派遣县级以上的专职人员,专职人员起到辅助监督和帮助治理的功能,确保机构的机动灵活。第二,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的信息推广,重视信息化发展和建设,完善农机信息化的有效设施,建立农机信息化试点,建立农机信息化推广部门,组织和实施农业信息化的采集、编辑和运用,加大农机信息化网站建设的投入,做好信息化的服务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信息化程度。
2.2 引进农机推广人才,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引进农机推广专业人才,吸收和引进具有专业农业机械化知识和实践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结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核,没有达标人员需要重新接受培训,重新考核。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学习、实操以及维修的一体化管理,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联系实际的资源优势,重新组织和规划农业机械化推广管理工作,拟定合理的方案,切合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完成强化培训人员基本技能的任务。培养农业机械化的复合型人才,采取专业培训、集中培养、以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模式,培养一支精通农业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专业服务人才队伍。
2.3 加大配套资金投入,保障补贴落实到位 政府可以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部门以及工商部门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当中,设立农机购置贷款项目,让农民不会由于暂时资金的不足搁置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意愿,适当降低农机购置贷款的利率,从而积极引导农民购买所需要的大型农业机械,拓宽农民融资的渠道,解决农民的现实问题。县级单位应根据农民的购买情况,提高机构办事效率,一定范围内削减可有可无的繁杂程序,充分保证农业机械补贴及时落实到位。
3 结语
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和管理,任重而道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程度成为一个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乡镇农机推广和管理部门,需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专业的服务能力,积极转变职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当地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