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2018-02-11刘桂红
刘桂红
1 播种前的技术要点
1.1 苗木种子的处理 苗木种子处理是基础,而进行樟子松苗木处理方法较多,本文中将对目前较常用且较为简单的方案进行介绍:第一,需要对苗木种子进行消毒,消毒之后再将种子浸泡于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常需浸泡2 h,捞出后以清水反复冲洗;第二,对经过处理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4 h,避免水温过高,否则可能使种子被烫伤;第三,将种子捞出,准备消毒的麻袋用于放置种子,后在种子上再盖一层麻袋片以达到催发目的,还可防止过度蒸发,整个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5 ℃,定时洒水,保持种子湿润,催发7 d,有4%~6%的种子露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1.2 苗床的选择 在樟子松幼苗培育过程中,需对苗床的选择加以重视,苗床的选择对苗后期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选择苗床时,要求苗床尽可能的平坦,同时还需具备较好的水利条件。作床时,一定要将床面作平整,床面不要太宽,1 m以内即可,苗床与苗床之间要留有作业道路。选择细碎没有土块的土壤,为了保证幼苗的成长,需要对土壤施以有机肥,如农村腐熟的鸡粪和猪粪,最后在整地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再对土壤灌一次水,以增加土壤的墒情。
2 播种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播种的时间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把握好种子播种的时间,应选择在高温到来之前进行播种,且越早越好,保证高温到来之前幼苗具有足够抗高温能力,天气冷时要做好相应的防冻措施。同时,在播种过程中,要将种子和干沙混合均匀,之后再洒在苗床上,然后再用锯末和河沙覆盖,厚度1.5 cm,最后再在上面铺一层地膜,地膜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和保持土壤的湿度。播种10 d之后,有2/3的幼苗出土就可以揭膜,揭膜之后可以给苗木遮阴,揭膜的时间最好选在傍晚,避免强烈日照灼伤幼苗。
3 幼苗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
幼苗出土之后,应及时进行除草施肥工作,将杂草除去之后,再铺上一层细土,防止根部漏风,除草应尽量“除早、除小、除净”,施肥应遵循多次少施的原则;注意降低幼苗的生长温度,进行遮阴,通过降低苗圃表土温度避免幼苗被灼伤或烫伤,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搭设遮阳网或种植葵花、玉米等植物,等苗木木质化之后应及时拆除;待苗木出土时,则需注意水分滋养,经常性地浇水来保持床面湿润,使幼苗生长期间获得充足水分。但浇水也不可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刚出土时使用洒水或者喷水的方式,后期可采用灌水的方式,一般2 d进行1次洒水;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和幼苗生长情况,选择合适地防寒措施,可以选择搭建简易塑料棚的方式,南低北高,用草帘遮盖,夜覆昼除,遇寒流整天遮盖,或者选择覆土方式防寒,以不露苗梢为厚度标准,来年春天回暖,去除覆土;樟子松的种子和米粒的形状极为相似,容易被其他鸟儿误食,因此,从播种到苗出土期间,都需要有人昼夜看守。
4 苗木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分为病害的防止和虫害的防止,樟子松常见的病害有松针锈病和立枯病,两种病的病原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松针锈病可以喷洒白菌灵,每7 d喷洒一次;立枯病可以喷洒苏化911粉剂和或乳油。施药15 min后,要喷洒清水,洗掉药液,防止药害。一般来说,樟子松容器育苗很少有虫害发生,但是有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会有象鼻虫、蟒蜡、地老虎咬坏容器使苗根受损,可用辛硫磷 拌诱饵,杀死象鼻虫、蟒蜡、地老虎,也可用可湿六六粉、甲拌磷和玉米面加水混拌,洒在容器缝隙之间,杀死害虫。
5 营养土配制和装容器袋的关键点
营养土的配制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幼苗的自身状况,因地制宜配出经济合理的营养土。一般营养土要求质地均匀、重量轻、无杂质和有足够的孔隙度。另外,营养土配制后必须进行消毒。装容器袋的时间要选好,一般选择在4月底至5月初,袋子的大小要一致,袋子的底部打5个孔,袋装时要减除侧枝和修剪根系,应将苗木置于袋子的中央,保证根系舒展不窝根,袋装深度不可过深,并保证装满装实,装袋应按照一定方法进行,不可随意装袋[1]。
6 结语
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风沙情况是十分有效益的,其造林技术的推广能充分发挥樟子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功能,因此,应充分掌握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关键点,大力应用和推广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使其能真正发挥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为国家、人民、个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