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
2018-02-11董晓峰
董晓峰
1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1.1 适地适树技术 该造林技术具体指的就是选择的造林地环境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保持一致。在造林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造林地立地条件以及树种生态学与生物学的特征展开全面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造林以后的林分处于稳定状态,具有明显的抗逆性特点,且维持地力的作用也很强,能有效地实现速生丰产的目标。
1.2 良种壮苗技术 在造林方面,应科学合理地选择与造林地条件相适应的优良品种,或者是选育品种容器苗,也可以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裸根苗。只有选择良种壮苗才能进一步增强造林的成活概率,同样也能使林地的生产力不断提高。
1.3 造林结构确定 在造林的过程中,应充分衡量造林的目的树种与培育的方向,对造林密度进行合理地选择,以保证将林地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其中,对大径材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适当地选择疏植密度。如果是对混交林进行营造,一定要对混交树种生长的特性以及种间的关系展开全面考虑,特别是生长的速度与林分层次特征等多样化的因素,以保证造林密度的适中性。
1.4 整地技术 在全面了解造林地立地条件以及树种习性以后,对整地方式予以合理地选择,能保证对林地光照强度以及水分和养分等多种情况进行适当地改善。这样不仅能有效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还能使造林的成活率不断提高。
1.5 栽植技术 在了解树种特性以后,应合理地选择最佳的造林季节,同时使用合格苗木开展造林工作。在树木栽植之前,应将部分枝叶与根及时剪除。而对于栽植过程而言,则要确保苗正且树根舒展,并采取分层围土的方式。
1.6 抚育管理技术 针对新造林分,应当及时施肥并除草,并开展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为幼苗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2 林业生产中的抚育技术
2.1 选种育苗技术 对于树木幼苗培育工作来说,在保证选种科学性的基础上,有效保存种子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使其在后期播种当中不断提高成活率。当树种发芽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则应当在芽苗之上覆盖草席,等待发芽率70%以后,就可以把已经发芽树苗上的草席拆卸。在发芽率达到100%以后,需将草席全部拆卸。
2.2 苗期管理工作 在林木进入苗期以后,因为这一阶段的树苗,其抗病能力以及生命力较为薄弱,所以,必须要加大树苗管理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树苗成长更加健康。苗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早晚浇水,并定时查看幼苗生长的情况,如果是在夏季,则应积极开展树苗防晒处理的工作,尽可能规避阳光直接照射幼苗而带来负面的影响。当树苗进入秋季,则需开展施肥工作,以保证树苗的根部生长正常。在林木树苗进入冬季阶段,则应积极开展防寒工作,可以通过盖草或者是暖棚等多种方式增强保暖的效果,以免树苗遭受冻害。当树苗处于苗期或者是幼苗期的成长阶段,因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大,所以,坚决不允许出现过度灌溉的情况,如果雨水过量,必须要加大林地排水工作的力度。在此基础上,由于林业幼苗生产阶段不同,根系的深度也有所差异,因此,在灌溉的情况下,必须要保证灌溉深度和树苗根系的深度保持一致。与此同时,要综合考虑土壤的实际情况,实时开展考察工作。一旦发现沙土保水性能不理想,必须要增加观察的频率,确保水分与树苗成长实际需求相吻合。
3 林业生产中的管理技术
在完成造林任务以后,通常需要开展1~3 a幼林抚育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幼林进行修枝整形与铲草培土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林木生长的营养充足,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林木成长更加快速。
3.1 修枝整形工作 在管理工作中,应对幼林不良枝干予以有效的修剪,重点管理分布不均匀的幼林。
3.2 铲草培土工作 应针对林地间的灌木与杂草植物及时地清除,并且对树穴周边培土,以保证树木间密度规划更加合理。与此同时,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合理地营造树木成长环境,但要正确认识到杂草会严重影响幼林的成长。由于杂草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繁殖的能力也很快,因此,必须要确保杂草清除有效性,尽可能规避杂草对于幼林的负面影响。
3.3 水肥管理工作 在幼林管理阶段,应追加施用肥料,开展固穴保水管理工作,以保证土壤肥力的有效改善,进一步推动林木的健康成长。
4 结语
总之,林业发展是长期性过程,需要全体林业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要把握育苗过程的科学合理性,确保造林工作的有序性。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育苗技术也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绩,不仅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样也节省了育苗成本投入。在林业生产中,必须要重视造林与抚育技术的作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林业资源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