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实施的效益

2018-02-11周树森

江西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

周树森 宋 飞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方和“京津唐生态防护区”的东北侧,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活动,能在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效益,缓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短缺的问题,充分发挥其经济性,进而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水平。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就自然保护区而言,其景观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本文围绕辽宁白狼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意义展开分析与评价,阐述了规划实施的巨大效益,愿与同行商榷。

1 生态效益

本规划实施后,通过相关工程建设和各种积极有效的管护措施,保护区的功能将得以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将得到全面恢复和保护。

保护区内典型的辽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和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侧柏群落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各类生物群落、森林植被及生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并促其迅速恢复和发展,尽最大可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使本保护区成为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自然博物馆、野生生物物种的基因库、重要的科研基地,为人类保护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采取科学可行的技术措施,使生态系统结构和演变发展 更趋完善、科学合理,成为一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集合。

同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将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林分结构也更趋复杂。可进一步改善保护区及其周围地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唐生态区”的自然环境,保证葫芦岛、锦州等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和本区域的国土安全,调节整个辽西地区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为工农业生产、人类的身体健康及改善投资环境等作出重大贡献。

2 社会效益

保护区将成为科研教学的良好场所。随着保护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保护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对外交流的深入开展,保护区将成为国内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珍稀植物研究、学校教学实习和科学普及与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进而吸引更多的中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交流、研究,从而进一步壮大科技队伍,提高科研层次与水准,使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保护区将成为极佳的宣传教育阵地。保护区是向群众和学生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和讲坛。可利用科普教育,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增强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并使之形成为优良的社会风尚。

保护区的建设必将振兴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多种原因,经济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开展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能很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具发展潜力的就业机会。

保护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能实现旅游地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进而帮助旅游地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资源交互,在推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将旅游地进一步推广,有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保护区的建设将加速信息交流。随着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对外交往,扩大对外交流,加速信息传递。同时,有利于引进人才、技术和设备,对尽快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繁荣自然保护事业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3 经济效益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收入。初步估算,本规划实施后,保护区未来生态旅游收入每年可达200万元,利润率按50%计,每年可实现利润100万元;多种经营项目步入正轨后,年平均生产总值800万元,可实现每年200万元利润。这些收入主要用来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解决保护区职工生活困难,适当提高职工福利,稳定职工队伍。保护区的经济效益更多的体现在间接经济效益上,主要表现在保护大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物种、提高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灾难的发生以及区内森林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对人类有益的全部效益。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