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倒逼农业转型升级
2018-02-11黄瑞森
2018年8月12日,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的“飞马峰”号货轮终于停靠大连北良港。这艘引发媒体关注的万吨巨轮之前曾开足马力一路狂奔,希望在7月6日之前抵达大连港——这一天,为反击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宣布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大豆是其中之一。“飞马峰”号上运载的正是超过2亿美元的7万t大豆。
“飞马峰”号之所以让国内媒体如此关注,正是因为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国内大豆供应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隐忧。
8月11日,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大豆的产需缺口为9 000多万t,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面对此次贸易战,韩俊表示,我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
中国从1996年开始从国际市场进口大豆,进口量从1995年的30万t飙升到2017年的9 550万t,占全球大豆贸易的2/3。国产大豆在与进口大豆的竞争中,由于生产成本高、含油率低而缺少竞争力。随着进口量的上升,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也日渐缩小,目前国产大豆不足1 000万t,而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种植国和出口国。
事实上,不仅是大豆,中国还是国际上食糖和棉花的最大买家。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国食糖进出口和美国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因此贸易战对糖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食糖进口量自2010年开始大幅增加,到2015年食糖净进口量已突破3 000万t。面对进口食糖的辗压,国内糖企举步维艰,亏损严重。尽管2017年5月商务部针对国内糖企面临的问题对进口食糖增加了45%的关税,但是从目前的数字来看,情况仍不容乐观。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食糖产不足需、贸易依存度高,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传导。
随着国内种植成本的逐年抬升,糖料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广东目前的甘蔗种植面积为168万亩,主要分布在湛江、英德、韶关等地,仅在湛江就涉及300多万农民,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作为国内第三大糖料生产地,广东的糖企和蔗种一样饱受国际贸易体系下的煎熬。
如同大豆一样,在中美贸易战中,大豆虽首当其冲,但是它唤醒了国人对大豆供给结构的认知,对国内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变革提供新的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力,构建大豆进口多元化格局、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将成为我国大豆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着力点。韩俊在新闻会上也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需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食糖的命运与大豆一样。要想保住食糖安全,使中国糖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留有一地,糖料种植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发展道路,要采用高产良种和机械化耕种收割等种植方式。而对糖企来说,转型升级是唯一的出路。
近期,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2018年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对2018/2019年度国内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油、食糖5个农产品供需格局给予首次预测。这对广东糖业乃至全国糖业来说或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主编:黄瑞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