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建筑风貌控制思路研究
2018-02-11刘瑛
刘 瑛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美丽乡村设计院,重庆 400013)
1 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小城镇及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拆大建、强制农民上楼的事件曾经屡见不鲜;农村规划设计套用城市规划设计,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套用城市社区住宅设计样式,未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来进行合理规划;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特色,设计风格要么欧美风情,要么与城市建筑设计雷同,建筑设计风格城乡一貌、南北一色、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传统地域文化得不到尊重、传承和体现;不注重原来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地域文化逐渐消失,地方特色不明显。
2 控制乡村建筑风貌的意义
与城市建筑相比,乡村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更加紧密、融洽、和谐,更加具有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而且不同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营造出了多样的乡村建筑形态。因此,在今后的乡村建筑设计中,在保证其优点的前提下,同时融入现代化的、便捷化的城市设计要素,创造出新型的乡村建筑。
而乡村建筑风貌控制有助于推动乡村民俗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对传统乡村建筑的整理挖掘、再现创新,推动乡村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振兴乡村建设的同时,实现乡村地域民族文化的复兴。同时,乡村建筑风貌控制有助于指导乡村建设的合理有序开展。在乡村规划、设计、建造等环节,使政府、设计、施工单位不但具有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建筑文化的意识,同时可以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和决策、设计依据。另外,乡村建筑风貌控制有助于改善乡村人居条件。挖掘和继承传统乡村建筑在气候适应性、材料环保型、构造合理性、空间适用性等方面的智慧,发挥传统乡村民俗建筑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文化效应。
3 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建筑风貌控制思路
3.1 居住建筑
乡村环境下的居住建筑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任何二者之间都不可能完全雷同。然而,一个区域内的住宅的地理组织却存在一定的规律。虽然单体各不相同,但是显现出了某种重复的模式,让人感到整体和谐。韩冬青先生引入“类型”的概念研究这一现象,类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事物相互之间的结构模式相似性的聚合,如大家较为熟悉的徽派民居:以天井为核心,外围封闭,内部开敞,秩序井然的三合院模式。这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制约作用下形成的,外墙密实封闭解决了由于地皮金贵引起的密集而居与隐私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天井解决了采光与通风的问题,同时结构模式受到风水说聚纳“天地之气”理念的影响,是满足宗法伦理对等级和礼仪要求的结果[1]。
3.2 宗教建筑
道教发源于中国,是炎黄子孙自己的宗教,是有5 000年文明古国的瑰宝。道教认为人是天地之子,应与天地和谐共存,故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旨在强调自身修炼,秉承的是“渡己”而非“渡人”,也正是这样清静无为的道家理念,使得国人对其他宗教产生了更多的包容性。因此,对于多数汉族来说,并不具备单独的某一个宗教信仰,更多的是多方面的精神与希望的寄托。这就体现在了村口文化上,一般汉族的村口文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②保佑平安,人丁兴旺;③多出文才,学而优则仕。
3.3 商业建筑
我国古代的商业建筑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在古代,最早出现的是“市”的概念。市即集市,在我国商周时期初具规模。根据《周礼》记载,周时我国集市,大抵有3种:“日昃而市,百族为主”,这是日中之市,以百姓为主;“朝市,朝时而市”,这是早市,以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这是晚市,以小商贩为主。在秦始皇统一之后,出现了“市井”的概念。到了汉代,“市井”是与住宅区严格分开的,市巷谓之“阛”,市门谓之“阓”,市中空地谓之“廪”,市楼谓之“旗亭”。到了唐宋两代,市集的发展空前繁荣,人们生活富裕了,于是便诞生了“晚市”,从而发展至今形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夜市”。
在古代,在市集发展的过程中也衍生了一些特别的模式。这种集市往往具有时令性、物产特殊性、节日性,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及十二月桃符市,一直受到广大老百姓的重视。譬如,广州的“宵花市”(又称除夕花市、迎春花市)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由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市至除夕深夜子时后结束,自行散市。此例一直沿袭至今,经久不衰。
古式还有一种形式,即“庙会”。一年一度或数年一度,在宋代盛极一时。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当东京(开封)大相国寺开放集市时,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衣着器物、饮食果品和香料玩物等应有尽有,盛况空前。
而后在北京市举行的城隍庙会,除了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之外,还增加了许多来自海外各国的商品,有人视之为国际贸易的雏形。
4 乡村建筑风貌控制的成功案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文村民居改造及新建项目在乡村建筑风貌控制、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中得到了使用者的认可、社会的推崇。设计师在开展设计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调研了290个村落,选取了文村作为试点,设计原则是对村落进行综合保护,保护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假古董,把保护与发展有脉络地结合起来。
文村中的建筑有一半是老房子,主要为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这些民居沿溪而建,采用当地常见的杭灰石建造,每块石砖保留着不同的纹理,看似信手拈来,却又严丝合缝地契合在一起。
设计工作按照文村原有的肌理和土地,重新设计了24种民居,布局上不与老村脱离,疏密有致,就像是在老村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民居包括8种形态,每种形态又设计了3种变化。这次建造同样采取了最直接的建造方法“就地取材”,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试图呈现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目前,已经建造完成的36户民居,有的用青色条石垒起墙体,有的在粉墙黛瓦中嵌入实木结构,还有的墙面直接用了村子里的黄黏土,与明清老建筑相映成趣[2]。
5 结语
经过分析、研究、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视角下新农村的建筑设计,只有通过科学引领、因地制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实际,调查研究,提炼萃取,融入地域特色传统文化,才能被人们认同和接受,有亲切感,接地气。在似曾相识的共通建筑设计语汇中得以沟通,勾起历史的记忆,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