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18-02-11李静
李 静
(辽东学院韩朝学院汉语言系,辽宁 丹东 118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战略。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障,因此,必须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指引、精神支柱、道德浸润。
1 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乡村人民的素质也比较高,文化活动多种多样,文化发展机制健全。然而,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乡村文化建设面貌落后,而且面临着不少文化建设困境,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差甚远。
1.1 基础文化设施不足,文化资源匮乏
基础文化设施是文化活动开展与传播的重要媒介,主要包括图书阅览室、广播站、文化广场、电影观看室等。乡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是乡村人民群众接受文化浸润的重要场地。然而,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文化建设仅仅是一项面子政绩工程,许多文化设施基本都处于闲置或者废弃状态,没有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群众的文化受益功能更是一纸空谈。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建设,重视乡村文化发展,因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设施老旧、落后且文化设施单一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对于乡村的庞大青少年群体,缺乏文化设施建设的益智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许多不良文化习惯有机可乘。除此之外,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资源的匮乏也是一大问题。目前,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即便有,一些文化活动的内容与乡村的实际生活不相符,无法引起乡村人民的共鸣和喜爱,因此逐渐被乡村人民摒弃。
1.2 疏于管理,文化建设体制不合理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文化公共设施建设,还包括文化人才建设、文化活动建设等。然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投入和分配不均衡,体制不尽合理。大多数都只投入了文化设施建设,并且建设完以后不再运转、维护、管理。同时,各级行政主体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活动重复、组织敷衍、分类模糊等问题,常存在有组织、无负责的现象,缺乏整体规划,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想保证能够可持续健康良好地运行,评价体制不可或缺。然而,现在的评价体制缺乏监控功能、反馈功能及激励功能,没有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
1.3 相关人员素质偏低,认知不到位
一方面,村民由于素质偏低,不能理解文化建设对自身发展的优势及好处,盲目排斥。同时,乡村文化中的不好的一面如享乐主义、鬼神主义、个人主义、小农主义等盛行,使得村民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不纯洁。另一方面,基层的乡村文化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甚至很多从业者都是非专业人员,因此,工作缺乏专业性、精准性以及紧跟党和人民事业工作路线的前瞻性眼光,从而导致工作目标模糊、效率低下、文化建设工作落后。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建设对策
2.1 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乡村文化的建设是国家、基层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乡村文化的建设不仅要在资金和资源上有所保证,更要在群众基础上有所建树,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才能自发地推动文化的良好发展。首先,基层政府要扛起大旗,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来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让全民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来,给乡村面貌带来的新改变。其次,要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创新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精力,要从乡村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开展符合乡村人民实际需求的文化活动,把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让乡村人民不仅能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还要让他们逐渐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人[1]。
2.2 强化政府领导,完善乡村文化振兴机制
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各级政府班子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正确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积极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实现层层落实的领导机制,总体规划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布局,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发展机制,同时充分明确各级的工作任务、目标,并开展乡村文化考核任务,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看到效果[2]。
2.3 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素质,培育专业队伍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的保证。现如今,乡村文化工作者专业素质不高,人才短缺现象严重。选拔并培养优秀人才,建设一支专业优质的队伍极其重要。一方面,要挑选对乡村文化建设有热情、有专业能力且愿意为此奉献的人,组建一支专业的文化工作团队。其次,要全力保护和支持地方民间文化队伍,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护地方文化团体,并提供文化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振兴过程中的辅助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对文化管理工作人员、文化骨干等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及创新。